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效益分析报告



《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效益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效益分析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目录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背景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背景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效益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效益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分析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分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分析 政策提出: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提出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大措施,其中一项是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另一项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分析 政策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5月9日,国发办200734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
2、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表示通过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人事部所起草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办法第一条: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1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通过总结实施办法中有关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条例政策可以发现免费师范生教育有以下特点:第一、公费精心培养。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
3、的生活补助。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精心设置培养方式和课程。第二、提前择优录取。实行提前批次招生,遴选高中毕业生中那些热忱于教育事业并愿意长期坚守在教育一线的优秀毕业生。第三、协议从教从管。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从事教育或教育管理工作十年以上,毕业时须按规定回生源地。在农村地区执教两年方可转回城镇,鼓励长期执教于农村,若在正常情况下违约则必须缴纳学费和违约金并记入诚信档案。第四、就业保障。免费师范生回生源地以后当地政府应保障其工作有编有岗,通过考核要求的毕业生还可以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背景一、义务教育师资匮乏,教师队伍结构亟待改善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
4、阶段普通小学专任教师约561.3万,普通初中约346.4万,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小学在校人数为1.06亿,普通初中为5720.9万。由此可得,普通小学生师比约为18.82,初中生师比约为16.51,就全国总体生师比情况来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但是由于家长和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导致许多“大班额”的现象屡见不鲜。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背景 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 2008 年河南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结果,2008 年全省普通初中班数共有 79155 个,大班额(小学45人以上,中学50人以上)占 61.01%,超大班(66人以上)有 27489 个,占总班数的 34.73%。因此“大班额”现象与生师比两
5、者形成鲜明的矛盾。基于教师结构分析所反映的情况,如教师学历方面,小学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仅有68.8余万人,教师学历总体水平严重低下。2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背景 二、教师资源存在严重非均衡配置,流失情况严重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而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呈现出聚集状态,效率与质量之间难以均衡。免费师范生政策对于优秀教师资源的分配趋向基层和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教师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国家事业性质的教师不完全属于劳动力市场,但教师资源的配置仍存在市场主导和政府控制两种机制,教师的分配不能完全由政府主导,因此教师必
6、然出现流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东中西部梯级划分,梯级之间经济结构失衡,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于东部地区。师范学院毕业生更趋于留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背景 在对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家庭所在地与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回生源地工作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不愿意回生源地工作的免费师范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竟达到35.9%。3而梯级内部又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学校对优秀教师资源需求量更大,优秀的乡村教师往往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据调查显示,在重庆石柱,大量优秀教师每年以在职教师5%10%的速度向城市或重点中学迁移。与此同时,近5年来几乎没有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