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端午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端午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端午节(2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组长:黄铭豪. 组员:肖蓓.黄锦敏.林振宇.陈塬钰.尹佳.杨翼.刘伟杰.杜钰怡.端午说由来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是哪一天?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端午节的活动项目端午节的活动项目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事吗?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
2、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
3、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纪念孝女曹娥三,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赛龙舟(俗称“扒龙船”)是珠三角水乡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由来已久。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对珠三角每年端午节期间的赛龙夺锦以及赛后的喜庆场面皆有描述:“岁五六月间斗龙船。”主
4、办者给全胜者赠“与状元标,张伎乐,簪花挂红”。龙船“得胜还埠,则广召亲朋燕饮”。这种宴饮,珠三角人称为食“龙舟饭”。 龙舟饭它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香菇粒做成,特别顶饱。听介绍说最早主要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让他们吃了划船特别有力气。后来慢慢所有的来宾、观众等也一起吃,最后演变成热热闹闹的一种龙舟前仪式。 龙舟饼:又名松沙酥或嫁女饼,是传统的手制饼之一,喻意为富贵团圆、幸福年年,因此,每年的龙舟节主办单位必以龙舟饼作为牿船的主要物品,而每一条龙舟都会在游龙过程中向沿河两岸的群众派发龙舟饼,此时此刻,人们争先恐后,为抢先夺得一块龙舟饼而欢天喜地、笑逐颜开。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