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环境现状调查报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建议

《山丹县环境现状调查报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丹县环境现状调查报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山丹县环境调查报告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议省山丹一中 高三7班 毛伟林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兴旺国家,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大规模爆发,大都出现在工业化的后期,而在局部开展中国家,由于自然环境本身恶劣,人口大量增长以及产业构造和城市化的不合理,在尚未进入大规模工业化阶段前,这一矛盾就已及早的暴露了出来,而在中国西部的山丹,环境问题尤为严峻,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一、山丹县环境问题的现状1、水泥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长期以来,山丹县工业以水泥工业为主,现在县政府在城郊进展工业园优化产业构造的同时,水泥工业仍在作为全县最有活力的工业部门在蓬勃开展着,山泥集团成为全河
2、区最大的水泥工业集团。但是,山泥集团在为全县财政收入做出巨大奉献的同时,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全县最大的企业铁骑水泥的厂区,新旧5座烟囱在日夜喷吐着烟雾。洗过的衣服晾在户外,一夜过去,上面满是豌豆大小的土黄色圆粒,用指头一沾,粘在衣服上,抖也抖不掉,衣服就这样白洗了,家在水泥厂附近的一位同学如是说。此外,还有大量固体残渣堆积在厂区附近的近郊。2、冬季供暖与大气污染由于城市建立的不断开展,一大片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为了满足广阔居民的冬季取暖的需要,一座座高大粗壮的烟囱也竖了起来,在城关派出所以东的一条街道两侧的机关单位大院和住宅区,共有10处锅炉房,而平均每处至少有3座烟囱高高矗立着,也
3、就是说,在这缺乏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冬季至少有30座烟囱在日夜喷吐着黑烟。而在相邻的一条街道上,两侧另有烟囱8处,共有烟囱19座。在进入城区的路口,到清泉水泥厂的这约2公里的道路两侧,共有20多座烟囱该区住房以平房为主,住宅楼也不集中,以此推算,全县城区围各处的锅楼近百处,而总共有烟囱约250座。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集中供暖本身,而在于这些锅炉由于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喷吐的是煤粉尘含量极高的浓烟。冬季的早晨,骑车从无量阁经过,会感到大量的固体颗粒簌簌的直往人的头发里掉,路上的行人也经常抱怨大量的粉尘煤屑一个劲儿往眼里钻,令人防不胜防。而且,近年来,呼吸道疾病患者也大量增加。可见,由于这么多的锅炉
4、能源利用率极低,一方面大量的消耗了资源,既不利于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又加剧了全县煤炭资源的供求紧,给人民生活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大量烟尘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安康。3、城市交通与环境污染全县公共交通系统共有县际、城乡公交车130多辆,而每辆车的日耗油量的价值约为120多元,而活泼与市区、城郊各道路上的三轮摩托车则有5、6百辆之多,每辆日耗油量价值平均在30多元,摩托车由于数量多,耗油多,排烟多,不仅严重影响了市交通的畅通,而且大量消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噪音和大气污染。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国家4万亿投资的推动下,西部地区根底设施建立大大增强,山丹县也利用这笔投资,建立了城公
5、交系统,目前各路公交车辆共20多辆,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三轮摩托车。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制定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公交体系,取缔三轮摩托车。4、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状况与环境污染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大量消耗资源的一次性产品,主要有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及食品包装袋。近年来,在消毒柜和可重复使用塑料袋的推广下,一次性木筷逐渐退出了各餐馆和学生食堂,但它们依旧是各小吃摊的必备品。在东门汽车站门口的空地上,一溜儿五个凉粉摊,摊主说:我们也不太在意,就桌上那个盒子,没了我就往里添,一天大概也有50多双吧!而县城主要小吃街上,这样的摊位至少聚集了约150个,每天用掉一次性木筷大约7500双。我们建议县政
6、府和消协应再接再厉,加大对小吃摊的监管并提供消毒效劳,鼓励和催促各摊主完全取消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尽管中央已出台相关措施,地方也积极配合落实,但由于生活习惯和消毒构造的不科学,超薄塑料购物袋和食品包装袋的使用状况仍不容乐观。一个位于僻静处的小果蔬店,每天使用约150各塑料袋,而在一个菜市场,一个摊位上的塑料袋使用量则可达四五百。这样的蔬菜店,在一条缺乏一公里的街道上,共有12处,也就是说,仅城区的水果和蔬菜店至少有180个,每天的塑料袋使用量约为54000个。而一位骑三轮摩托车供货的小批发商则告诉我,他一天至少要用掉至少价值50元的塑料袋,而他的同事们,多达五六十人,他们一天使用的塑料袋总量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