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硝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上传者:7****8 2022-06-04 18:47:58上传 DOC文件 163KB
硝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硝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硝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硝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CAS:7697-37-2名称:nitric acid分子式:HNO3分子量:63.01有害物成分:硝酸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

2、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

3、: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4、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前苏联MAC(mg/m3:2TLVTN:OSHA 2ppm,5mg/m3; ACGIH 2ppm,5.2mg/m3TLVWN:ACGIH 4ppm,10mg/m3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

5、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 一级98.2; 二级97.2。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熔点(:-42(无水沸点(:86(无水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饱和蒸气压(kPa:4.4(20燃烧热(kJ/mol:无意义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与水混溶。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

6、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禁配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废弃物性质:加入纯碱硝石灰溶液中,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危险货物编号:81002UN编号:2031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

7、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硝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回目录化

8、学品中文名称:硝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ic acid 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992 CAS No.:7697-37-2分子式:HNO3 分子量:63.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硝酸97.27697-37-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9、。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回目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有害

10、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录50 答案 A 解析:归纳推理题。文章先是交

11、代了Tom 跳入水中,接着作者听到蜜蜂的嗡嗡声,随后蜜蜂袭击了作者,作者也跳入水中,但是蜜蜂仍在他们的头顶上徘徊。根据这条主线,我们就可以归纳出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故选A51答案D解析:推理判断题。第五段“interviewed the people every day for two weekspeople told the researchers about the happy or bad feelings they had that day ”排除A;第六段提到“the people were given colds by doctors and had to stay in a ro

12、om for six days”排除B和C;D 文中没有涉及。52解析:细节推理题。根据第七段“The results showed that ”可得出答案选D。53答案C解析:细节推理题。文中最后一段根据Cohen,54答案B解析:归纳推理题。本文如实讲述了纽约大学的一项调查,并非是广告,故事,日记。排除A,C,D。55答案A解析:综合推理题。根据全文内容,没有提及引起感冒的原因,感冒的危害以及人是这样生病的。排除B,C,D。56 答案C解析:细节推测题。根据下文,发生在1990年的世界事件:东西德统一,World Wide Web 的诞生。我们不难推测,significant。 57答案B

13、解析:判断推理题。根据第三段the address that let computers anywhere find each other and send and receive information选项A 与此不符;根据第四段,Tim只对知识感兴趣而金钱并不感兴趣,因此他免费贡献出他的发明web browser, 选项C不正确;根据第一段,我们知道web是在1990年诞生的,因此1990年前,人们并不可能使用web。排除D。58答案A学习成绩优秀 , 排除 B ;文中没有提到 Tim 是个商人,故排除 C; 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 few people outside the world o

14、f technology know his name. 可知 Tim 并非世界闻名,排除 D 。选项 A 体现在文中第二段“ encouraged him to think and work creatively ” 59答案Tim 现在住在美国。 60: 工业级 一级98.2; 二级97.2。T恤的主要问题是 the sleeve was almost completely off.62 答案B解析:细节推断题。根据电子邮件显示的时间是7:35pm March 28, 而作者买这件衣服的时间,(正文第二段是yesterday morning即morning of March 27, 作者去退

15、还货时间是买衣服当天的下午,如正文第三段第一句话所示,I went back to the store in the afternoon to return即为afternoon of March 27.故选B-42( 答案B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正文第三段D前苏联MAC(mg/m3故选C。工程控制:主要成分: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搬

16、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沸点(she told me that I must have worn it already and caused the damage由此可看出,这位店员认为是顾客的原因导致T恤的破坏,拒绝给她换货。故选B。64 答案相对密度(水=165 答案B解析:细

17、节推理题。文中作者是希望店员能够给她exchange or return her money back.因次作者写信的目的只有选项B符合。66答案:miss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我非常想你”。67答案:rest 考试完后,我要好好休息。68饱和蒸气压(kPa:69答案:stand 会议室里的椅子不够,因此就不得不站着。70答案:gift 燃烧热(kJ/mol:答案:it take. 这里主要考察句式“it takes (sb sometime to do sth”花费多长时间做什么。72答案:If be tired 主要考察if条件句,考察be tired 固定搭配。7

18、3答案:how bad 主要考察how + adj /adv+主语+谓语+(it is)感叹句型。无资料答案: how can I 辛醇/75答案:were asked. 问问题用ask question, 它的被动式为question be asked,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与水混溶。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稳定性:禁配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19、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回目录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废弃物性质:加入纯碱硝石灰溶液中,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废弃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危险货物编号:81002UN编号:2031包装标志: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

20、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回目录参考文献: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其他信息: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3363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