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春天的畅想》(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_第二课)_-_副本 (1)

上传者:9****8 2022-07-20 18:11:04上传 PPT文件 13.27MB
《春天的畅想》(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_第二课)_-_副本 (1)_第1页 《春天的畅想》(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_第二课)_-_副本 (1)_第2页 《春天的畅想》(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_第二课)_-_副本 (1)_第3页

《《春天的畅想》(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_第二课)_-_副本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天的畅想》(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美术第二单元_第二课)_-_副本 (1)(6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导 学 春天在哪里?在田野间,春天在哪里?在田野间,在生活中,还在我们的心里。在生活中,还在我们的心里。本课我们将一起去感受春天并本课我们将一起去感受春天并通过欣赏画家描绘春天的作品,通过欣赏画家描绘春天的作品,来学习如何表现春天。来学习如何表现春天。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欣赏与评述:v1 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v2 2、美术家怎样通过美术作品来、美术家怎样通过美术作品来传达春天的各种信息?传达春天的各种信息? 惠崇 (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满地芦芽

2、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诗诗 赏赏 析析v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v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v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

3、入胜的意境。v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一作沿潮水而上的时节)。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甘雨辰绘画作品惠崇春江晚景诗意图 惠崇的代表画作沙汀烟树图名家名作中的春天梅石溪凫图赏析(中国画,南宋)马远 生于崖壁的梅树倒悬生于崖壁的梅树倒悬而下,花朵怒放,溪水碧而下,花朵怒放,溪水碧波中,野鸭嬉戏,处外都波中,野鸭嬉戏,处外都洋溢着春日勃勃的生机。洋溢着春日勃勃的生机。春如线(现代)吴冠中春如线赏析(现代)吴冠中 “剪不断,理还乱剪不断,理还乱”画画中的线条仿佛

4、是从春天的藤蔓、中的线条仿佛是从春天的藤蔓、融水、清风发展而来的抽象符融水、清风发展而来的抽象符号,纵横交错,上下遨游,充号,纵横交错,上下遨游,充满韵律;随意抛洒的墨点,如满韵律;随意抛洒的墨点,如春芽,似蓓蕾,使整个画面充春芽,似蓓蕾,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画中中色彩既少且淡,满生机;画中中色彩既少且淡,明快雅致,展现了春天的清新明快雅致,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之美。之美。春如线(密)1993年作 春如线(疏)1995年作 春如线1999年作 王谢堂前燕(现代,吴冠中)王谢堂前燕(现代,吴冠中)米勒故居/1989水墨7070cm 墙上秋色/1997水墨画145X368cm意象的点与线吴冠中先生同类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341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