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试卷答案


《《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试卷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20分)1. 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2.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应急处置与救援 、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3.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4. 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预防为主的原则。5. 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完善应急法制和做好预防工作。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0分)1.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 B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
2、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A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3.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4.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C)。A、二级B、三级C、四级5.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
3、题2分,共计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3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4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 5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 ( ) 6基层组织和单
4、位要在省政府应急办的直接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和制订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 ) 7雷雨天气时,在室外躲雨时,要在大树下躲避。( ) 8炒菜油锅起火,可用水浇灭。( ) 9电视机起火,要从正面靠近电视机灭火。( ) 10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什么是突发事件?答: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自然灾害分几级?答:按照社会危害程
5、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五、论述题(共20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分工负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负首要的应对处置责任,包括信息的收集、险情的监测和预警、组织调动应急队伍,依法采取必要的其他应对措施;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分别由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重大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社会安全事件由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处置,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处置。 第 3 页 共 4 页 第4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