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废墟的召唤》阅读训练及答案

上传者:b****H 2022-07-26 20:58:32上传 DOC文件 17.50KB
《废墟的召唤》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1页 《废墟的召唤》阅读训练及答案_第2页

《《废墟的召唤》阅读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墟的召唤》阅读训练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废墟的召唤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训练】1“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 杂陈的乱石, 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几处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4 分)答:2“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3分)答:3“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请你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 分)答:4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 也可以的” ,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4

2、分)答:5作者听到了“废墟的召唤”,但是年轻人却尚有疑惑,作者说“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 需要每一个你呵。 ”“那怎样, 不就是内容么?” 这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认识? ( 4 分)答:【答案解析】1答案:这段话一共有四个比喻:第一个本体是荒野,喻体是海洋;第二个本体是荒草,喻体是海藻;第三个本体是乱石,喻体是泡沫;第四个本体是建筑遗迹,喻体是船只。出题意图: 考查对形象化语句的理解。答题思路: 这句话里面有明显的比喻词,抓住比喻词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本体和喻体了。 答题误区:有的同学可能会把荒野比喻成海洋的一点丢掉,主要是由于思路不够细密导致的。2答案: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一直若无其事地

3、、悠闲地停泊在那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而它又永远象征着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所以作者说历史在这里凝固了。出题意图: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 答题思路:回答这个题目与仔细阅读上下文的内容有很大关系,前文的语句,后文对“我并没有凝固”的描写,都可以起到提示作用。3答案:作者在这里等于是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上的相对价值和作用,意思是说,自己也要追求在历史上的贡献,希望能够为之奉献些什么。出题意图: 理解文章中选用的材料的作用,理解含蓄语句的寓意。答题思路:文章说到了:“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 而我们呢?我们的经历自不必提起。我却愿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 然后举出了伟大的爱

4、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例子,这就说明作者希望像他那样为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4答案: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历史,两者相辅相成。出题意图: 考查同学们对文章思路的把握。答题思路:这个题目也要联系前后文来回答,并且要明确作者有最后的认识是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的, 看清作者认识的变化, 就会知道他的前后表述并不矛盾了。5答案:作者认为废墟召唤的含义是召唤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年轻人却认为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和环境,作者说“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意思是说探索方法、改造环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出题意图: 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含蓄语句的理解能力。 答题思路: 作者在文章中应该是有意识设计出了年轻人的, 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为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在做努力。 这道题的难度可能在对 “怎么样” 的理解上,只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就可以看透了。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3188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