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学2--第一章



《运动营养学2--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营养学2--第一章(8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本章摘要本章摘要】 本章主要论述了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来源、生理生化与营养功能。介绍了糖与肥胖、糖与疾病的关系,体育锻炼对血脂成分的影响,优质蛋白质的概念及食物来源。结合运动时人体代谢特点介绍了运动过程中糖的补充类型和方法;运动过程影响脂肪代谢的因素如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的时间,体内肉碱含量,糖代谢水平,氧供应量,机体内脂肪酶活性,运动训练程度与水平等以及氨基酸和蛋白质在运动中的作用。 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外源电能、光能等能量形式作功,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是人体运动或活动的唯一能量来源。生命活动或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的能源物质是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糖类的概念一、糖类的概念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
2、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亦可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一大类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可分为: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味甜、易被人体吸收; 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经消化酶作用,可分解为单糖;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味不甜,经淀粉酶催化分解为葡萄糖。 膳食中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根茎类食品,例如各种谷类(大米、小米、面粉、玉米等)、干豆类(黄豆、蚕豆等)、硬果类(栗子、花生等)和根茎类(土豆、红薯等)含糖比较丰富,其次还可来自各种纯糖(红糖、白糖、蜜糖、麦芽糖等)。二、糖的来源二、糖的来源食物名称含糖量食物名称含糖量食物名称含糖量大米77莲子(干)61.9豌豆(干)57.5面
3、粉75花生15.5赤豆61玉米面71板栗41.5牛奶粉(全脂)52高粱面76柿子15猪肉0.9小米73苹果13鲤鱼1.0马铃薯18柑橘13甘蔗1418甘薯13橙10甜菜1620芋头16菠菜4菠萝1215藕18大白菜3玉米秸812藕粉85牛奶5胡萝卜3蔬菜、水果中除含少量单糖外,还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来源。常用食品中糖的含量见表1-1。 表表1-1 常用食物中糖的含量常用食物中糖的含量 (克(克/100克)克)(引自齐波人体营养与营养素) 糖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糖在人体内总贮量为500克左右,其中肌糖原在人体内的贮量为400克左右,肝糖原在人体内的贮量为100克左右,
4、血糖在人体内的贮量为5克左右。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肌糖原贮量可高达600800克左右,肌糖原贮量愈高,运动员运动至疲劳的时间愈长,冲刺能力愈强,运动水平愈高。三、人体内糖的贮量三、人体内糖的贮量 (一)供给能量(一)供给能量 这是糖类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糖是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能迅速氧化给机体供能。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释放能量4千卡,即使在缺氧的条件下也能通过酵解作用为机体供能。它不但是肌肉活动时最有效的燃料,而且是心肌收缩时的应急能源,脑组织和红细胞也要靠血液中葡萄糖供给能量。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由糖参与构成的糖蛋白
5、、黏蛋白、糖脂和核酸等参与构成细胞核、细胞膜、细胞间质和结缔组织、神经鞘等,某些糖类还是构成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抗体、酶、血型物质和激素的组成成分。 (二)构成机体成分和参与细胞多种活动(二)构成机体成分和参与细胞多种活动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糖白质分解代谢中彻底氧化释放能量的一个共同途径。若缺乏糖,脂肪分解不能经三羧酸循环而完全氧化,因而形成丙酮、-羟丁酸和乙酰乙酸(即所谓的酮体)。当酮体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病,引起酸中毒。体内糖代谢正常进行,将会减少酮体的生成。(三)调节脂肪酸代谢(三)调节脂肪酸代谢 当蛋白质与糖一起被摄入时,氮在体内的贮留量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要多。主要
6、因为糖的氧化增加了ATP的形成,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以及蛋白质合成。当能量不足时,增加糖的供给量,可见氨基酸在血中的含量降低,且对其他组织的供应和尿素氮的排出减少,保留的氮重新被利用。这种糖节省蛋白质消耗的特异作用称为糖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四)节省蛋白质(四)节省蛋白质 当肝糖原储备较充足时,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酒精、砷等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毒素的抵抗力增强。摄入足够的糖可使肝脏中肝糖原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即可保持肝脏免受有害因素的损害,又能保持肝脏正常的解毒功能。(五)保肝解毒作用(五)保肝解毒作用 摄入含糖食物,容易增加饱腹感,尤其是吸收缓慢和抗消化吸收的糖,更能延长饥饿到
7、来的时间。(六)增加饱腹感(六)增加饱腹感 由于在长时间耐力运动和比赛中体内要消耗大量肌糖原和肝糖原,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补充适量的糖是有好处的,可以防止低血糖发生,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推迟疲劳的产生,保持良好的耐力和最后冲刺的能力。关于服糖的类型、数量和补糖的方法目前已有不少研究。五、运动过程中糖的补充五、运动过程中糖的补充 补充淀粉或葡萄糖有利于肌糖原的合成;补充果糖有利于肝糖原的合成,补给果糖时肝糖原合成的速度比以同样的方式补充葡萄糖提高3.7倍。目前给高水平运动员补糖大多补充低聚糖(含38 分子葡萄糖),补充低聚糖有血液渗透压较小又易消化等优点。(一)补糖的类型(一)补糖的类型 1.运
8、动前补糖运动前补糖 在赛前补充糖时,每千克体重约补充克糖为宜,一次补糖的总量应控制在60克之内,补糖量不超过2克/千克体重。可在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增加膳食中糖类至总能量的60%70%(或10克/千克体重);在赛前14小时补糖15克/千克体重(宜采用液态糖);不宜在赛前3090分钟内吃糖,以免血糖有下降;在赛前15分钟或赛前小(二)补糖的方法(二)补糖的方法 时补糖,血糖升高快,补糖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 每隔306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补糖量一般不大于60克/千克体重,多数采取饮用含糖饮料的方法,少量多次;也可补充易消化的含糖食物。2. 运动中补糖运动中补糖 运动
9、后补糖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动后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活性高,可使肌糖原的恢复达到最大,补糖效果最佳。3. 运动后补糖运动后补糖 很多人都认为,吃糖对人体有害无益,但不少学者就这一问题分别从食品营养与卫生、人体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医学、运动生理学等不同学科,对食糖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做出了“适量吃糖,有利于人体健康”这一论断。其理由有: 六、糖营养与健康六、糖营养与健康 1. 糖是人体重要的结构物质,其生理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2. 糖是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3. 糖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经过“燃烧”释放能量,供人体运
10、动及生长需要,人的脑组织仅依靠葡萄糖供能,这是其他任何能量无法替代的。 (一)(一) 糖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的能源物质糖是人体最经济、最安全的能源物质 4. 糖还参与人体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它与体内的其他物质结合构成酶、抗体、激素等,对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食糖容易引起肥胖,增加心血管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是一种误解。专家们指出,肥胖除了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外,重要的病因是人体总能量的摄入大于支出。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除食糖外,还有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试验表明,人体对于来自糖的多余能量的储存能力是有限的,而过多的脂肪释放的能量却不能促进其完全的“燃烧”,而直接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储
11、存。由此得出结论,膳食中最易导致肥胖的是脂肪,而不是糖。 (二)(二) 糖与肥胖糖与肥胖 1. 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除遗传、精神疲劳和感染外,肥胖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糖既不能直接诱发肥胖,其导致糖尿病的主因也就无从谈起。 (三)(三) 糖与疾病的关系糖与疾病的关系 2. 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引起高血压发病的膳食营养因素主要是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和高盐、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3. 糖与高血脂症的关系 高血脂症与膳食中总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高有密切的关系,二者与糖的摄入无明显的因果关系。 血糖指数是根据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