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学习情境5 数据库控制技术

上传者:5****1 2022-07-10 02:57:17上传 PPT文件 93KB
学习情境5 数据库控制技术_第1页 学习情境5 数据库控制技术_第2页 学习情境5 数据库控制技术_第3页

《学习情境5 数据库控制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情境5 数据库控制技术(3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n任务二 事物的特性n事务具有4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简称为ACID特性。子学习情境二 并发控制技术n任务一 并发操作带来的不一致性n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包括3类:丢失修改(Lost Update)、读“脏”数据(Dirty Read)、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n1丢失修改n假设在售票系统中有如下操作序列:n甲售票点(甲事务)读出某车次的剩余车票张数d,设d=50。n乙售票点(乙事务)读出同一车次的剩余车票张数d,同样为50。n甲售票点售出一张车

2、票,修改剩余车票张数dd-1,所以d为49,把d写回数据库。n乙售票点也卖出一张车票,修改剩余车票张数dd-1,所以d为49,把d写回数据库 。n3不可重复读n不可重复读是指甲事务读取数据后,乙事务执行更新操作,使甲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具体地讲,不可重复读包括3种情况:n甲事务读取某一数据后,乙事务对其做了修改,当甲事务再次读该数据时,得到与前一次不同的值。n甲事务按一定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了某些数据记录后,乙事务删除了其中部分记录,当甲事务再次按相同条件读取数据时,发现某些记录神秘地消失了。n甲事务按一定条件从数据库中读取某些数据记录后,乙事务插入了一些记录,当甲事务再次按相同条件读取数据

3、时,发现多了一些记录。n任务二 基于封锁的并发控制技术n1三级封锁协议n(1)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事务结束包括正常结束(COMMIT)和非正常结束(ROLLBACK)。n(2)二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n二级封锁协议除防止了丢失修改外,还可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n(3)三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n2两段锁协议n所谓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n(1)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

4、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n(2)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申请和获得任何其他封锁。n“两段”锁的含义是,事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事务可以申请获得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释放任何锁。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在这个阶段,事务可以释放任何数据项上的任何类型的锁,但是不能再申请任何锁。n任务三 活锁和死锁n1活锁n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T4的请求T2

5、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n2死锁n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1,T2封锁了数据R2,然后T1又请求封锁R2,因T2已封锁了R2,于是T1等待T2释放R2上的锁。接着T2又申请封锁R1,因T1已封锁了R1,T2也只能等待T1释放R1上的锁。这样就出现了T1在等待T2,而T2又在等待T1的局面,T1和T2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形成死锁 n(1)死锁的预防。n在数据库中,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两个或多个事务都已封锁了一些数据对象,然后又都请求对已为其他事务封锁的数据对象加锁,从而出现死等待。防止死锁的发生其实就是要破坏产生死锁的条件。预防死锁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次封锁法和顺序封锁法。n1)一次封锁法

6、。一次封锁法要求每个事务必须一次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全部加锁,否则就不能继续执行 n2)顺序封锁法。顺序封锁法是预先对数据对象规定一个封锁顺序,所有事务都按这个顺序实行封锁。例如在表5-9中,可规定封锁的顺序为R1、R2,T1和T2都必须按这个顺序封锁,即T2也必须先封锁R1。当T2请求封锁R1时,由于T1已经封锁了R1,所以T2只能等待,等T1释放R1、R2上的锁后,T2继续执行。这样就不会发生死锁。n(2)死锁的诊断与解除。n数据库系统中诊断死锁一般使用超时法或事务等待图法。n1)超时法。如果一个事务的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认为发生了死锁。超时法实现简单,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有可

7、能误判死锁,事务因为其他原因使等待时间超过时限,系统会误认为发生了死锁。二是时限若设置得太长,死锁发生后不能及时发现。n2)事务等待图法。事务等待图是一个有向图G=(T,U)。T为节点的集合,每个节点表示正在运行的事务;U为边的集合,每条边表示事务等待的情况。若T1等待T2,则T1和T2之间划一条有向边,从T1指向T2。事务等待图动态地反映了所有事务的等待情况。并发控制子系统周期性地检测事务等待图,如果发现图中存在回路,则表示系统中出现了死锁。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一旦检测到系统中存在死锁,就要设法解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消,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的锁,使其

8、他事务得以继续运行下去。当然,对撤消的事务所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必须加以恢复。子学习情境三 数据库恢复技术n任务一 数据库可能出现的故障种类n数据库可能出现的故障有以下几种:n(1)事务内部故障。n事务内部故障是指事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运算溢出、并发事务、发生死锁等,使事务未运行至终止点就中途夭折的情况。事务内部故障有的是可以通过事务本身发现的,有的是非预期的,不能由事务本身处理。事务故障可能使数据库处于不正确状态,恢复程序要在不影响其他事务运行的前提下强行回滚该事务,即撤消该事务已经做出的任何对数据库的修改,使数据库恢复到该事务未发生前的正确状态。n事务内部更多的故障是非预期的,是不

9、能由事务本身处理的。例如,运算溢出、多个并发执行的事务因发生“死锁”而被选中撤消该事务、违反了某些完整性限制等。n(2)系统故障。n系统故障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系统停止运行的任何事件,使得系统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故障称为软故障,如一些特定的硬件错误,如CPU故障、操作系统故障、突然停电等。这类故障影响正在运行的所有事务,但不破坏数据库。发生系统故障时,主存内容尤其是数据库缓冲区(在内存)中的内容都将丢失,所有运行事务都被非正常终止。发生系统故障时,一些尚未完成的事务的结果可能已送入物理数据库,有些已完成的事务可能有一部分甚至全部留在缓冲区,尚未写回到物理存储设备中,从而造成数据库处于不正确的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428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