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学复习资料



《核电安全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电安全学复习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复习复习什么要进行核电厂安全分析?什么要进行核电厂安全分析?正常运行情况下核电厂不会显著地释放出放射性物质,但在某些事故工况下有可能发生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从而造成对核电厂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的放射性危害。因此核电厂事故分析就是为了显示核电厂在事故情况下对公众的放射性危害是有控制的、是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的。设计基准事故:核动力厂按确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的那些事故工况。超设计基准事故:指严重性超过设计基准事故的事故工况。严重事故:严重性超过设计基准事故并造成堆芯明显恶化的事故工况。核电厂区别与常规火电厂的特殊安全问题超功率事故,控制要求特别高。剩余发热很强,需要长期冷却。放射性(
2、运行、停闭),需要屏蔽。产生大量放射性废物,必须妥善处置。风险的定义 风险风险: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的可能性可能性 。事件发生造成事件发生造成的后果的后果事件发生事件发生的频率的频率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事件发生造成的后果与事件发生的频率的乘积事件发生造成的后果与事件发生的频率的乘积单位时间损害R事件损害C单位时间事件P核电的安全总目标核电的安全总目标:在核电厂里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社会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辅助目标辅助目标:1、辐射防护目标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及从核电厂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并且
3、低于规定的限值,还确保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2、技术安全目标技术安全目标:有很大把握预防核电厂事故的发生;对核电厂设计中考虑的所有事故,甚至对于那些发生概率极小的事故都要确保其放射性后果(如果有的话)是很小的;确保那些会带来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核电厂的安全对策(反应堆安全三要素)有效控制反应性有效控制反应性确保堆芯冷却确保堆芯冷却包容放射性产物包容放射性产物反应性控制的方式:控制棒、可燃毒物、可溶毒物三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将反应堆冷却剂全部包括在内的一回路压力边界、安全局纵深防御的基本安全原则:1、通过保守的设计和高质量的建设与运行防止电站偏离正常运行工况2
4、、通过控制与保护系统检测失效和及时纠正非正常的运行、通过控制与保护系统检测失效和及时纠正非正常的运行工况工况3、通过专设安全设施和事故规程把事故控制在设计基准范、通过专设安全设施和事故规程把事故控制在设计基准范围内围内4、通过事故缓解措施和事故管理章程控制事故进展和缓解、通过事故缓解措施和事故管理章程控制事故进展和缓解事故后果事故后果5、通过场外应急响应缓解放射性释放后果、通过场外应急响应缓解放射性释放后果安全注射系统的主要用途当一回路主系统的管道或设备发生破裂而引起失水事故时,安全注射系统能为堆芯提供应急的和持续的冷却,在事故发生的第一阶段,尽快将硼水直接注入堆芯,并在一定时间后,过渡到第二
5、阶段,利用积聚在安全壳地坑里的水再循环,防止燃料元件包壳因堆芯失水而烧毁。当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失效时,补偿一回路少量的泄漏,以保持稳压器内的水位。发生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时,安注系统能将含高浓度硼酸的水注入堆芯,抵消因慢化剂过度冷却所引入正反应性,防止反应堆重返临界。 核电厂状态分类:(我国)1、正常运行:核电厂在规定运行限值和条件范围内的运行。2、预计运行事件:核电厂运行寿期内预计可能出现一次或数次偏离正常运行的各种运行过程。由于设计中已采取相应措施,这类事故不致于引起安全重要物项的严重损毁,也不致导致事故工况。3、设计基准事故:核动力厂按确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的那些事故工况4、
6、严重事故:严重性超过设计基准事故,造成堆芯损坏甚至可能有放射性物质向环境失控外泄后果的事故工况。安全文化两大组成部分安全文化两大组成部分:第一是体制,即单位内部必要的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即各级人员积极响应上述体制并最终从中获利的态度。单一故障准则单一故障准则: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设备组合,在其任何部位发生单一随机故障时,仍能保持所赋予的功能。满足以及确保单一故障原则的其他准则满足以及确保单一故障原则的其他准则:1、冗余原则 :导致某一部件不能执行其预定功能的一种随机故障。 只有采取冗余设计才能控制单一故障。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应用于执行同一功能的多重系统或部件,即
7、通过多重系统或部件中引入不同属性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故障安全原则 :“故障安全”意味着朝着安全的方向失效,亦即安全设施的设计应做到其本身的故障都能触发加大安全性的动作。4、独立性原则: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发生共因故障或共模故障,系统设计中应通过功能隔离或实体分隔实现体通体布置和设计的独立性。固有安全性固有安全性:当反应堆出现异常工况时,不依靠认为操作或外部设 备的强制性干预,只是由堆的自然的确保反应堆安全的四种安全性要素:自然的安全性:指自然的安全性:指反应堆负反应性温度系数、燃料多普勒效应、反应堆负反应性温度系数、燃料多普勒效应、控制棒依靠重力插入堆芯等自然科学法则的安全性。控制棒依
8、靠重力插入堆芯等自然科学法则的安全性。非能动的安全性:非能动的安全性:建立在惯性原理、重力法则、传热原理等非能建立在惯性原理、重力法则、传热原理等非能动设备的安全性(无源)。动设备的安全性(无源)。能动的安全性:能动的安全性:依靠能动设备保障的安全,即需由外部条件加以依靠能动设备保障的安全,即需由外部条件加以保证的安全性。保证的安全性。后备的安全性:后备的安全性:依靠冗余系统的可靠度或阻止放射物质逸出的多依靠冗余系统的可靠度或阻止放射物质逸出的多道屏障提供的安全性。道屏障提供的安全性。核安全法规以及格式意义: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燃料温度升高,使共振峰的宽度展宽而峰值降低,结果使中子的吸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