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上传者:文*** 2022-06-28 10:50:10上传 DOC文件 40KB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_第1页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_第2页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_第3页

《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程桩基及其基础工程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开题报告一、本设计选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选题依据、来源以前的几十年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高,基础的埋置深度很浅,很少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基坑的开挖一般仅作为浅基础处理。近20多年来,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桩基及其基坑工程规模大、深度深、事故频繁,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是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当建筑物场地浅层地基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也不宜采用地基处理等措施时,往往需要以地基深层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深基础方案。桩基础是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深基础。近年来,桩的种类和形式、施工机具,施工工艺以及桩基设计理念和设计方

2、法都在高速演进和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 的比比皆是。深基坑的发展和安全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大批兴建,发展趋势是层数增多,高度增大,基础埋深加大,平面布置更加复杂,与周围建筑物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得基坑面积和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因此,传统基坑支护方式面临深度与广度的挑战。桩基及其深基坑正是在人们的不断实践探索中发展起来,本设计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实时反映。2、设计目的和意义桩基及基坑工程是我国当前地基基础领域一个

3、重要的研究方向。桩基及基坑工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全面、深入地研究与工程实践,但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极大的推动了深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问题。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许多工程的最危险阶段不一定是在正常使用阶段,而是在建造阶段和老化阶段。对许多工程事故常常发生在施工阶段而言,其原因除了施工质量没有保证、施工方法发生了不合理的改变、人为错误等原因以外,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环境、地质、荷载等因素认识不足而导致设计和施工中的某种失误和疏忽所致。 桩基及基坑工程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综合技术,是一个

4、系统的工程问题,必须具有结构力学、土力学、地基基础、地基处理、原位测试等多种学科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拟建场地的土质和周围环境情况,才能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支护结构方案和实施办法。它与场地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施工开挖、基坑稳定、降水、施工管理、现场监测、相邻场地施工相互影响等密切相关。桩基及基坑设计与施工涉及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场地环境、工程要求、气候变化、地下水动态、施工程序和方法等许多相关的复杂问题,是理论上尚待完善、成熟和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如何根据场地工程性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如何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设计最经济的方案,也是基坑比较重要的问题。因

5、此在桩基及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严谨、周密的分析与计算。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1、桩基现状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层建筑在工程建设中越来越普遍,其中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耗费的水泥、钢材量多、施工难度大,其造价在建筑工程总造价中又占有较大的比重。故而高层建筑基础是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显得尤其重要。地基基础设计时,首先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次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等,进一步确定合适的基础形式。目前,根据桩的施工方法不同,主要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预制桩用混凝土、钢材或木料在现场或工厂制作,然后以锤击(通过锤击或辅以

6、高压射水使桩沉入土中)、振动打入(将大功率振动器置于桩顶,利用内装偏心块旋转时产生的竖向振动力使桩沉入土中)、静压或旋入等方式设置就位。主要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木桩。灌注桩直接在所设计桩位处成孔,然后在孔内下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而成,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冲)孔灌注桩和挖孔桩三类。沉管灌注桩,利用锤击或振动等方法沉管成孔,然后浇灌混凝土,拔出套管;钻(冲)孔灌注桩用钻机钻土成孔,然后清除孔底残渣,安放钢筋笼,浇灌混凝土;挖孔桩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掘成孔,逐段边开挖边支护,达所需深度后再进行扩孔,安放钢筋笼及浇灌混凝土而成。2、桩基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际,桩基础技术发展中至少有以下一些

7、动向值得人们关注。 (1)、桩的尺寸向长、大方向发展基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及大型桥主塔基础等承载的需要,桩径越来越大,桩长越来越长。欧美及日本的钢管桩长度已达100m以上,桩径超过2500mm;上海金茂大厦钢管桩桩端进入地面下80m的砂层,桩径为914.4mm。(2)、桩的尺寸向短、小方向发展基于老城区改造、老基础托换加固、建筑物纠偏加固、建筑物增层以及补桩等需要,小桩及锚杆静压桩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广泛。小桩又称微型桩或IM桩。 (3)、向攻克桩成孔难点方向发展以日本为例,成立由64家基础公司组成的岩层削孔技术协会,研究开发出20余种大直径岩层削孔工法,其中长螺旋钻进成孔法3种,回转

8、钻进成孔法5种,冲击钻进成孔法7种以及全套管回转掘削孔法9种。国内也有不少单位成功地研究开发出岩层钻进成孔法及大三石层(大卵砾石层、大抛石层和大孤石层)钻进成孔法。 (4)、向低公害工法桩方向发展 筒式柴油锤冲击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虽然具有桩身质量较可靠、施工速度快及承载力高等优点,但由于其施工时噪声高、振动大和油污飞溅(三者统称为一次公害)等缺点,在城区的住宅群及公共建筑群等场地施工中受到很大限制,为此静压实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国内得到业主的青睐。 国外已显现出用液压打桩锤取代筒式柴油锤的趋势。与筒式柴油锤相比,液压打桩锤具有桩锤短、噪声低、无油烟、省燃料、

9、每一个工作循环中沉桩力持续时间长、打击力大、每一次冲击产生的桩贯入度较大等特点。(5)、向扩孔桩方向发展北京地区普通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桩身直径0.30.4m,扩底直径0.81.2m)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桩身直径的直孔桩相比,前者极限荷载为后者的1.77.0倍,前者的单位桩体积的极限荷载为后者的1.43.0倍。大直径钻(挖)孔扩底桩具有承载力高、成孔后出土量少、承台面积小等显著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运用。我国的钻孔扩底桩种类有20种以上,日本的大直径钻扩桩工法将近30种。 扩孔的成型工艺除钻扩外,还有爆扩、冲扩、夯扩、振扩、锤扩、压扩、注扩、挤扩和挖扩等种类。 (6)

10、、向异型桩方向发展为了提高单桩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国内外大量发展异型桩。广义地说,异型桩包括横向截面异化桩和纵向截面异化桩。  (7)、向埋入式桩方向发展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的设桩工艺有打入式、压入式(静压式)和埋入式三种。所谓埋入式桩工法是将预制桩或钢管桩沉入到钻成的孔中后,采用某些手段增强桩承载力的工法。1987年在日本埋入式桩工法占预制桩施工的56%,至2000年该法比例上升为78%。我国埋入式桩的种类很少,几乎是个空白点,这也正是给桩基施工企业发展和上升提供良好的空间。  (8)、向组合式工艺桩方向发展 由于承载力的要求,环

11、境保护的要求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等,采用单一工艺的桩型往往满足不了工程要求,实践中经常出现组合式工艺桩。 (9)、向高强度桩方向发展随着对打入式预制桩要求越来越高,诸如高承载力、穿透硬夹层、承受较高的打击应力及快速交货等要求,普通钢筋混凝土桩已满足不了上述要求,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桩使用越来越多。 (10)、向多种桩身材料方向发展 以灌注桩为例,桩身材料种类亦出现多样化趋势,普通混凝土、超流态混凝土、无砂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及微膨胀混凝土等。打入式桩亦有组合材料桩,如钢管外壳加混凝土内壁的合成桩等。 3、基坑支护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4830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