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管窥吴湖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 综观其演变历程和各个时期的具体内容, 呈现 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与时俱进性;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 “通才”传统和“牛津”现 象;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上的行政制度这一本质属性所制约的内在矛盾性。关键字: 英国 文官制度 考试制度 内在矛盾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全国卷和各地区卷对科举制度和科举制度在西方的变种文官考试制度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的中国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对比题、 2011年的全国文综卷和上海卷、 2012年的上
2、海卷和江苏卷。西方 文官考试制度又是以英国为蓝本的。刘正涛老师在 2008 年曾经在历史教学第 21 期 发表了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诞生一文,介绍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兴起。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建立。 为了克服政治上 “政党分 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官员行政素质低下,以及各政党轮流执政带来的行政工作连续 性和稳定性危机, 英国自 1855 年逐步建立起了文官制度, 从而维护和巩固了刚刚建立的 以选举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文官制度因而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 是以考
3、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 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 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 ,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 度的正式确立。英国文官制度是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发展而来,但是其发展又受制于多种 因素,有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变革,还有英国独特的教育文化,因而, 特征显著。本文进一步谈谈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征,以加强学生对英国文官制度社会 性的理解。1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事管理现代化需要而建立并随着政治、经济变革而变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号称“光荣革命” ,是通过新兴资产 阶级与大贵族的妥协而达成的,作为妥协
4、的产物,以国王为首的大贵族掌握着官吏的任 免权,因而形成“官职恩赐制”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逐渐掌 握政权。在他们的要求下,官吏任免权开始向各部大臣转移,由于两党轮流执政,又产 生了“政党分赃制”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稳定,行政的效率,及 政府职能的发挥,甚至还威胁了以选举制和议会制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社 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事务的增多,要求政府职能的相应扩张,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 才干的行政人员为政府所急需,以考试取仕为核心的文官考试制度作为吸纳人才,有效 行使政府职能的优秀人事管理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步实行。文官考试制度按照诺斯科特- 屈维
5、廉报告的精神和建议逐步完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变化节奏加快,资本主义各国为应付 局面,纷纷加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导致了行政事务的日趋复杂,从而对行政人 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文官考试也在方法和内容上不断更新,以选 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担任行政工作。在完善笔试的前提下,增加了口试、品能测试、 笔迹分析等新的测试内容和方法,以全面考察考生的能力和素质。选拔的人才不仅具有 超凡的能力、丰富的常识、完整的人格,还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适应创造和沟通协调 能力,以及卓越的潜能。2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追求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英国文官考试制度坚持公开、 平等、
6、择优录用的原则,在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中即被强调。从那以后,这些原则逐步被贯彻到英国文官考试的具体实践中。为了确保文官考试能公正地选拔到德才兼优的 人,而不被诸如人际关系、政党势力等因素所干扰,英国专门设立独立的文官考试机构 文官委员会,由文官委员会独立负责考试事宜,以确保考试权的公正超然地位和考 试的公正、平等和科学。在委员会组成上,坚持来源的多源性,既有文官,也有工商界 人士,甚至还有工会人员,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个人偏见对公正原则的干扰。其次,在考试程序上,也力求形式的公平。考前,文官委员会将考试程序和录用条 件向社会公开,尊重广大民众的知情权。考中,文官考试采用多种方法,如直觉测验、 智力
7、测试、心理测试等,互相参考,互相印证,既考虑现实的能力,也考虑其基本潜质, 以求全面客观地衡量考生的品能,并且对于某一环节失常的考生,委员会还采取必要的 补救措施,让其参加下一步骤的考试。考试内容上,坚持内容来源的广泛性,涉及到的 教育科目不断增加。考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评定考试成绩,并以一定的比例将各部分成 绩汇总,最后,按成绩排列名次,并张榜公布,各部须根据排名先后择优录用。如考生 对成绩有疑问,可申请核实。3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中的“通才”传统和“牛津”现象。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之时,人们就普遍认为,公务员应该是知识广博、才能非凡、具有多方面修养的通才。“通才”观念深刻体现于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