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者:97****76 2022-07-14 20:36:59上传 DOC文件 66.51KB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农产品加工项目可行性报告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第一篇 总论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快速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制品、快餐食品、休闲食品的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可以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将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将超过2: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

2、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在一起,延长农业价值链、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形成较高程度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促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进而打通一二三产业,充分调动、诱发和整合储藏、运输、保鲜、包装、营销等相关产业,同时利用生物质 资源制造新的工业品、能源替代品,来为农业母体提供发展动因,把农产品资源优势变为加工曾值后的产品优势,增强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的产业体系效应,找到了改造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国情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机制,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经营方式,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则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

3、农业的直接动力。第二篇 市场预测 农产品产后的增值潜力巨大。世界发达国家均将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和加工业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从农产品的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的产值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和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美国用于采前田间生产的费用仅占30,而70的资金都用在采后环节,从而保证了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生鲜果蔬产后损耗控制在1.75%之间,粮食损耗低于1%。70年代以来,世界各经济及技术进步的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保鲜规模在意大利、荷兰为60左右,其它西欧国家为50,美国、日本高达70左右。食品工业转化率发达国家粮食在80以上,果蔬占5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值

4、的比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0.381。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达70%,加工品在膳食中的比例也在70%以上;而我国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只有20%-30%,加工品在膳食中的比例不足30%。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粮食、油料、水果、豆类、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产后加工程度仅为,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有,而发达国家则在以上。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农产品的增值程度及其对GDP的贡献程度。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2040:1,而我国只有020:1,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

5、农产品加工业对本国GDP的贡献程度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不相配的。另外,现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食品工业已普遍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贡献程度很高。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一般为1:21:4之间。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增值程度很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及其食品加工业的产值对GDP的贡献程度,法国、荷兰为5,英国为4,日本为34,美国为28,中国为13。第三篇 资源条件评价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农业和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支撑农业发展

6、和竞争、保证农民收益、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也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以致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瓶颈”。在主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人们对基本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趋于下降,而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人均粮食400kg,仅是美国人均粮食的13,然而却出现销售不旺和农民收入锐减的严重局面,关键问题是加工能

7、力的制约。 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迎接入关后的激烈国际竞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农业的整体效益,成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需要农产品加工业能有较大的发展,承担起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伟大重任。从农产品的总产量来看,中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和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从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出El创汇等指标分析,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篇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因此,对农产品的深加工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利用水平低,产品种类

8、单一 从农产品加工的品种类别来看,国内产品种类较少,品种单调。在粮油加工业中,以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而中国仅有20种左右;在食用油方面,日本专用油脂达到400多种,而中国仅有几种;果蔬、肉类和乳品加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 加工技术设备落后,规模小,加工成本高 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障,才会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强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尽管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设备,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有机械行业整体水平偏低的因素,也有对引进设备消化吸收不够的原因。 同时,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具有国际

9、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较少。中小企业管理成本较高,与大企业争原料,又造成大企业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致使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另外,企业分布也不合理,过分集中或过分分散,会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难以有效利用。 3 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认识上的偏见 在生产方面,长期以追求数量为第一目标,忽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农业收益低下。膳食结构的优化,国民的营养与健康,都有待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4技术创新能力低,科技储备不足 中国农产品加工整体上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和耗能高的初级阶段,技术及装备水平低是最主

10、要的原因。中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生产中,8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入在生产中,对产后领域的科研工作比较忽视,造成了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储备、特别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普遍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储备,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缺乏,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第五篇 农产品加工项目发展前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随着全球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变革,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出现了有钱无闲的现象,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休闲食品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向。农产品的初加工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788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