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杨丽昆5030213236毕业论文

上传者:97****76 2022-07-14 05:26:32上传 DOC文件 57.50KB
杨丽昆5030213236毕业论文_第1页 杨丽昆5030213236毕业论文_第2页 杨丽昆5030213236毕业论文_第3页

《杨丽昆5030213236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丽昆5030213236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试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系 别: 经济贸易系 专 业: 会计 年 级: 2013级 姓 名: 杨丽昆 指导教师: 梁 冰 职 称: 专任教师 完成日期: 2016年3月14日 目 录一、简述成本控制的含义以及工作步骤4(一)成本控制的含义4(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4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6(一)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6三、企业降低成本的对策7(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7(二)降低原材料成本8(三)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管理意识及技能8(四)创新是节约成本的根本9四、提高经济效益与加强成本会计管理的关系10(一)提高

2、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10(二)降低消耗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影响12五、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12(一)财务管理12(二)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有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13(三)其他一些途径13致谢词151【摘要】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实践中,如果一个企业所生成的商品的价值不能补偿其成本耗费,就无法维持简单的在生产,更淡不上盈利和扩大再生产。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等来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产品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成本的

3、管理可以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之一,而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成本费用 。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企业成本控制要坚持完善事前成本管理,开展科学的经营决策,要考虑企业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和发挥公司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关键词】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4一、简述成本控制的含义以及工作步骤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企业进行生产经

4、营活动或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耗费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就是成本。(一)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考核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其控制的内容纷繁复杂。可分为成本事前

5、控制、成本事中控制、成本事后控制三个环节。(1)成本事前控制具体包括:对成本数据进行预测,为确定目标成本提供依据;在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目标成本;把目标成本分别按各种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实行分级管理,以便于管理控制成本的损失。(2)成本事中控制应在成本目标的分级管理基础上进行,严格按照成本目标对一切生产耗费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与审核,把可能产生损失浪费的苗头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成本损耗降到最低,并且把各种成本偏差的信生成成本报表,企业各级管理部门通过成本报表提供的资料,可以了解各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以及成本降低任

6、务的完成情况,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材料成本总差异=实际用量实际单价-标准用量标准单价直接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单价材料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用量直接材料差异中的用量差异由各个制造车间的负责人分析,价格差异应由供应部门(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人工成本总差异=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资率-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资率人工工作时间差异=(实际工作时间 - 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资率人工工资率差异 = (实际工资率 -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制造费用差异=实际产量费用分摊率-实际费用(3) 成本

7、事后控制通过成本报表(实际成本)和成本目标进行对比,确定成本的节约或浪费,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查明成本节约或超支的主客观原因,各个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对成本报表的分析,明确各部门、各岗位执行成本目标的成绩和责任,进行合理的奖罚,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还可以通过成本报表对本期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为编制下期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提供重要的依据。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一)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考虑经济效益,生产管理重于经营管理,数量指标重于效益指标,加上职工经营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时至今日,一说成本超支,要么归于物

8、价上涨原因,要么归于上级计划不周,只讲客观,而不从在自身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中找原因,各车间部门的负责人寄幻想于上级成本计划的调整,怕过紧日子吃亏,怕承担成本管理风险,层层向上级部门伸手,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观念上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加强。措施:强化成本意识是管好企业的前提,成本指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强化成本管理要有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必须在把主要精力用在放眼市场,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的同时,还要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为此,企

9、业应广泛深入地强化成本管理宣传教育,把市场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全体职工的压力,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事事、时时、处处都要对产品成本有明确的反映。(2) 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性企业与职工个人利益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宏观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机构,企业行为日趋短期化,反映到成本计算上是少计或多计成本。如:随意提成本费用开支标准,扩大成本开支范围;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不转或多转在产品成本,少转专项工程费用等;在做成本报表时,不把真实的数据在报表中反应,如实际数量、工时耗用量、材料消耗量等多于报表的。这种视本单位利益需要人为地调整成本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措施:夯实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提高

10、成本管理水平,做到财务部门定时检查仓库的库存量与系统的数量进行对比,还要定期去车间各部门进行在产品、产成品盘点相关工作,有关各部门配合协助财务部门,同心协力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做到成本费用真实可靠,为成本报表提供真实的资料,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详实的资料,健全内部各种规章制度,把日常财务监督、审计工作与加强成本管理、净化运营成本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推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合理性。(3)成本管理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对超支、损失浪费,不敢在“否决”上动真的,尤其是没有按规定真正将成本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与政绩考核、职务和工资晋升很好地结合起来,考核时往往心慈手软,讲客观、讲情面

11、,迁就照顾,奖罚不分明,使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无法形成。没有真正下决心剥离和清除依附在主业身上的“寄生”公司,没有根治其它经济实体挤控主业的现象,缺乏“碰硬”的保证措施,遇到关键性问题总是下不了决心和狠心,致使这些问题成为成本管理不能落实的主要障碍。三、企业降低成本的对策(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一要分析供货市场,调整采购策略。根据企业年初计算的全年材料预算,提前冬储工作合理避开原料需要高峰,避开高价采购时间区域,通过采购时间差,降低采购成本。二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如电子商务,搜寻市场信息,查询市场价格,指导成本核算、指标确定和目标控制工作。通过信息网站等查询价格,搜寻市场信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484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