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 Word版缺答案

上传者:11****88 2022-06-26 10:37:04上传 DOC文件 199KB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 Word版缺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012届高三上期第四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 注意事项: 1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2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

2、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陨首/殒身不恤 称职/轴对称 屏气/摒弃 歆羡/谙熟 B. 侘傺/叱咤风云 刀俎/狙击手 霎时/刹那 央浼/冠冕 C. 躯壳/金蝉脱壳 纶巾/腈纶衫 孱头/孱弱 迤逦/旖旎 D. 渐染/渐车帷裳 弄堂/捉弄鬼 船舷/管弦 坍缩/彤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诡秘 综合症 前倨后恭 耳根清静 B蜇伏 发帖子 改弦更张 锱铢必较 C聒噪 主旋律 死心塌地 寥若晨星 D果腹 戴首饰 层见迭出 不计前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11月11日,本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却被电商大肆炒作,称之为“光棍节”。不少电商以此为

3、噱头,承诺只要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将惠赠等值的优惠券。B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在建成以来的2200余年间,尽管天灾人祸,都生生不息,把成都平原由“水乡泽国”变成了“天府之国”。C他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D古代社会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往往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备受观众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B网上掀起的关于“挪假”“拼假

4、”的讨论热潮表明,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C新节目蓄势待发,老节目精益求精,华丽回归的“汉字英雄”以“用好汉字才是汉字英雄”的主题,新增的“一音多字”、“一类多字”环节让节目更好看。 D近日,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空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间,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备受青睐。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书画作伪历史十分悠久,始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已蔚然成风,宋时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作伪高潮,元代稍有衰落,尤至明代达到顶峰。 明代书画作伪比之于前代,在手法和形式上又

5、有新发展,除了仿制名家之作外,还有如挖掉旧款改署新款;在本无款的作品上添上名人款;赝品配真题跋等,几乎集中了我们现在已知的全部作伪方法。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摹、临、仿、造及对真迹改头换面等手段。 作伪的手法各式各样,一时古今名家之赝品充斥泛滥。较普遍的一种手法是把原画改款、添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头换面”。有些作伪者,把明代院体画家作品的名款挖去,改成宋代某画家之名款,冒充宋画出售。还有明代的一幅山水画阔渚晴峰图轴,此画原为宣德宫廷画家师法郭熙之作,为后人挖去原款,在右下角添上郭熙的伪款,企图当成北宋名家的山水画。又如,明宫廷画师朱端的一幅人物故事画轴,原画左边中上部有“朱端”二字款,下面有印章

6、二方。作伪者将“朱端”二字挖去,印章也刮得模糊不清,把标签写成了宋代马远的弘衣渡口图。但经过认真鉴定比较,看出其画法风格异于马远,时代风格又不相符,详细观察,发现画上方中部有“钦赐一樵图书”朱文方印,此乃皇帝钦赐朱端的专用印章,他人不能假借。 对于此种方法作伪,时人屡试不爽。清顾复曾谈到明“院体”、“浙派”画家,其中三人的画被改成宋人画的情况:“迩来三人之笔寥寥,说者谓洗去名款,竟作宋人款者,强半三人笔也。”他就曾见到吕纪杏花双雀图被改作宋代的黄筌款。后来明代院体画传世稀少,甚至一些宫廷名手之作竟没有一件流传下来,究其原因,或许与这种改头换面,明画冒充宋画的作伪因素有很大关系。 明代的名家有时

7、碍于面子,对假名款心知肚明不肯说破,但又不想违背良心,就在题诗时暗示。如款为李赞华的赝品射鹿图,本来是黄道宗所画,卷后有朱德润等四人题。造假者于是把题识去掉,再题作李赞华画。但作伪者粗心,以致“原作者黄道宗三字尽处尚剩有迹”。后来沈周知之,欲题出道宗,恐翻前案,故题其诗末句云:“欲辩题痕迷纸缝。”作伪者虽“逞其心力,仿作古人之迹。不但不知者易诳,即素识画理者,亦几莫能辨”,然“及识破,但觉满纸牵强,不待与原画对劾而知也”。画家们对此事的表现如此含蓄,这让造假者越发猖獗。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伪者可谓无计不施,他们想出了以割裂分装的方式造假。就是将一幅画分割成数幅分别装裱,分头出售,以牟取利润。

8、 (选自艺术品鉴,有删改)5下列对于“改头换面”这种作伪方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改头换面”是通过把原画改款、添款的方式作伪的手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作伪手法。 B明代的山水画阔渚晴峰图和宋代马远的弘衣渡口图都是被“改头换面”的代表作品。 C明“院体”、“浙派”画家的画,就有被人用“改头换面”的方法改成宋人画的情况。 D改头换面,用明画冒充宋画,这可能是明代院体画传世稀少,甚至一些宫廷名手之作竟没有一件流传下来的原因。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书画作伪的历史始于魏晋南北朝,这种风气在以后的朝代中愈演愈烈,不断完善,至明代达到顶峰。 B明代书画作伪在手法

9、和形式上都有新的发展,几乎集中了我们现在已知的全部作伪方法。 C明代的名家对假名款心知肚明,但有时碍于面子,不肯说破,但出于良心于是就在题诗时暗示出来。 D作伪者采用割裂分装的作伪方式,将一幅画分割后分头出售,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代书画作伪让名家之赝品充斥泛滥,其方式包括摹、临、仿、造及对真迹改头换面等。 B后人以挖掉旧款改署新款的方式,把宣德宫廷画家师法郭熙的作品阔渚晴峰图伪造成了北宋名家的山水画。 C本为黄道宗所画的射鹿图,款为李赞华后便成了赝品。但因为作伪者的粗心,最终被辨认出来。 D吕纪杏花双雀图被改作宋代的黄筌款,但画家们对

10、此事的表现非常含蓄,因而让造假者越发猖獗。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靖康末,规为安陆令,以勤王兵赴汴,至蔡州,道梗而还。会祝进攻德安府,守弃城遁,父老请规摄守事。规遣射士张立率兵讨进,却之。建炎元年,除直龙图阁、知德安府。李孝义、张世以步骑数万薄城,阳称受诏招,规登城视其营垒,曰:“此诈也。”亟为备。夜半,孝义兵围城,遂大败之。时桑仲剽略襄、汉间,其副霍明屯兵郢上,规请于朝,就以明守郢。张浚都督行蜀道,仲引兵窥之,为王彦所败。仲怒,从数百骑来谯明,明杀之,奔刘豫,以书招规,规械其使以闻。李横围城,造天桥,填濠,鼓噪临城。规帅军民御之,炮

11、伤足,神色不变,士气益振。会濠桥陷,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出,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横拔砦去。迁龙图阁直学士,改知庐州,寻又召赴行在,以疾辞,提举江州太平观。复起知德安府,坐失察吏职,镌两官。金人归河南地,改知顺昌府,葺城壁,招流亡。会刘锜领兵赴京留守过郡境,规出迎,坐未定,传金人已入京城,即告锜城中有粟数万斛,勉同为死守计。相与登城区画。布设粗毕,金游骑已薄城矣。既至,金龙虎大王者提重兵踵至,规躬擐甲胄,与锜巡城督战,用神臂弓射之,稍引退,复以步兵邀击,溺于河者甚众。规曰:“敌志屡挫,必思出奇困我,不若潜兵斫营,使彼昼夜不得休,可养吾锐也。”锜然之,果劫中其砦,歼其兵甚众。金人告急于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4401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