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2、掌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的现象。3、学会通过不同的推断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学方法:借用多媒体,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活动一:知识准备一、考点阐释: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如 果把古文比作房子,那么实词就是砌房的砖头,没有砖头,如何砌房?实词的拥有量与 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成正比。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阅读学习过 程中积累有
2、关文言实词的知识,获取理解和分辨实词词义的能力。实词不仅总量大,而 且相当多的“露镜率”较低,加之有些意义、用法,在现代汉语早一已消亡,学习难度 要大得多。二、解题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 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 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 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如: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和着2.(屈原)出则接遇
3、宾客,应.对诸侯应答(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 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H笆丹,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 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 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 圣君治国”亦 当为并列关系,译为 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 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4、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 疾病、痛苦、凄惨、 忧伤”,那么 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 极点”。(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 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 副词充当等。1 / 117 / 11(1)划分句子成分法。“信 义著于四海” ( “信义 ” 作主语,可判断“信 ”是名词,作“信用 ”讲)“烟波微茫信 难求”(状语,信,确实)“楚王贪而信 张仪” (谓语,信任)(2)看搭配。“辍耕之 垄上”
5、( “之 ” 后接表地点的“垄上 ”,很明显,“之 ”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 ”才能与之搭配。)在判断词义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下面的规律:1 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考点与自己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再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当然,这需要考生
6、对教材的熟练。(全国)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拔:被攻取。被攻取。拔:“其后伐赵,拔石城”(攻取、攻下)附:归附。归附。附:“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 (归附)乘:巡视。巡视。乘:乘彼境垣,以望复关”(登、登上)北:指败逃者。指败逃者。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败退的人)A、城之不拔者二耳。B 、齐人未附。C.使老弱女子乘城。D 齐人追亡逐北。(五 )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
7、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 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 的意思。(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 (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 ”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 “出类拔萃”。 “攻取 ”义是由 “拔出 ”义作了引申而来的
8、,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 ”,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 “被攻取 ”是正确的。(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例如: (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 “南面 ”, 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 “南边 ”,即表示方位的“南面 ”,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 ”而不说 “南面 ”;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 “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 ”是指乐毅想谋反
9、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 ”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八 )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 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竟死:竟然因此而死。将兵:将领和士兵。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例如: (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专以射为戏,竟死。B 广之将兵 ,乏绝之处,见水。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D 广结发 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A 项 “竟然 ”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 项 “将兵 ”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
10、对部下的关爱C 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 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的句子,“结发 ”指到了成年。(九 )构字推断法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实词的词义。1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分析 : 句中的“析 ”字由 “木 ”和 “斤 ”两部分组成,而“斤 ”在古汉语里是“斧子 ”的意思,用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在结合前边“分 ”“ 离 ”为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 ”的意思为“分开 ”。句中的 饷”字从字形上看,是以4”为偏旁,前有 不”字,再对应
11、后面的 寰”字,可知道这是一个动词,并可以推断出“饷 ”的意思是“给饭吃 ”。2有些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也可以通过分析字形来推测词义。例:襟三江而带.五湖(王勃滕王阁序)分析 : “带 ”,象形宇,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分析 : “刃 ”是指事字,指刀上一点表明为刀锋,此句中的“刃 ”用其本义。3围绕本义逐渐引申的词义,通过推断可以探知词义。( 1)特殊向一般引申。例:左右欲引 相如去分析 : “引 ”是会意字,“拉开弓 ”是其本义。由特指 “拉弓 ”, 去掉 “弓 ”, 向一般引申开去,“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