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上传者:9****8 2022-07-20 00:42:37上传 DOC文件 1.13MB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_第1页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_第2页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_第3页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专题十五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考点1 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1. 神经元 细胞体(1)神经元的结构 轴突:一条,较长、分支较少 突起 树突:数条,较短、分支较多(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传导兴奋(神经冲动)。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区别形成过程先天具有的后天形成的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联系永久性的(固定的)暂时性的(可变的)神经中枢 举例 大脑皮层以下中

2、枢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大脑皮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联系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可以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强化特别提醒:非条件反射的完成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条件反射的完成却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

3、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特别提醒:。(1)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还需要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属于反射。(2)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4.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

4、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例1】(2010·江苏生物)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若在I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解析观察反射弧结构图,上有神经节,判定其为传入神经,伸肌肌群既连有传入神经又连有传出神经,判定其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b神经元位于脊髓内,其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若在I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兴奋向两端传导,a处膜电位变

5、化由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动作电位(内正外负)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在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不存在完整的反射弧。【跟踪训练1】 (2011·上海高考)右图中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C) A B C D解析: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传出神经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脑的各部分及脊髓的功能 结构名称主要神经中枢功能脑大脑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小脑维

6、持身体平衡的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水分平衡、血糖平衡等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的控制特别提醒: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其余小脑、脑干、下丘脑、脊髓均为低级中枢,且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2大脑皮层言语区3.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生理或病理现象神经中枢参与(损伤)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W区(高级中枢),H区和S区不参与“千手观音”聋哑人学习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某同学跑步时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

7、脑功能退化但下兵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特别提醒】高位截瘫病人受伤部位以上感觉运动都正常,但受伤部位以下无感觉,但低级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排便反射仍存在。 【例2】 (2011·海南高考)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D)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解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中枢是脊髓。语言、记忆、思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进行的。意识丧失的人大脑皮层受损,因此排尿不能控制,但脊

8、髓是正常的,仍能正常排尿,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跟踪训练2】(2013年长沙县一中模拟)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D )下丘脑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BC D解析调节人的生命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下丘脑与此无关。答题时主要是审题和写出答案这两种行为,一般不需要听题、说出答案。故主要参与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的V区和W区。考点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传导过程:产生 刺激 过程: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电位变化

9、 结果:已兴奋部位恢复原来的静息电位状态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特别提醒: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只有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却是单向传导的。3膜电位的测量(1)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2)兴奋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 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例3】 (2012·苏北四市联考)如下图所

10、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丁区域外正内负,是K外流所致。【跟踪训练3】下图表示一反射弧,若在 S 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C )A.感受器产生感觉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效应器单方向传导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

11、导方向一致D.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内传导【解析】兴奋在神经元内可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内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且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突触类型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即突触。可分为两类:2传递过程(1)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号物质,如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等,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抵制)。(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及原因:(1)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236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