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楷书、欧阳询《九成宫》0916



《第3讲+楷书、欧阳询《九成宫》09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楷书、欧阳询《九成宫》0916(4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一、一、楷书简介楷书简介 四大楷书家四大楷书家 二、楷书基本技法二、楷书基本技法 1.执笔方法;执笔方法;2.坐姿和立姿坐姿和立姿 ;3.运笔方法运笔方法 三、欧阳询三、欧阳询九成宫九成宫书写练习书写练习1.1.基本笔画笔法分析;基本笔画笔法分析;2.2.偏旁部首分析偏旁部首分析 ;3.3.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一、楷书简介一、楷书简介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楷”便是楷模、法式的意思,即是标准字体。它在汉末经魏晋南北朝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到唐代完成了楷书的定型。 对楷、行、草三种书体而言,行、草实际是楷书的快写,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跑。”只有把楷书的用笔、结构学到家,才有进一步写好行
2、、草的根基。四大楷书家四大楷书家 1、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
3、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主要作品还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二、楷书基本技法二、楷书基本技法1.执笔方法执笔方法2.坐姿和立姿坐姿和立姿3.运笔方法运笔方法4.临帖方法临帖方法5.基本笔法基本笔法1.执笔方法执笔方法 手指实:即手指要实在地压在笔管上,让笔很稳地停在手手指实:即手指要实在地压在笔管上,让笔很稳地停在手指间;手心虚:即手掌放松自然,不要握紧,掌心留出一指间;手心虚:即手掌放松自然,不要握紧,掌心留出一定空间,目的的能够自由运笔。手背圆:即在执笔时,手
4、定空间,目的的能够自由运笔。手背圆:即在执笔时,手掌背呈自然圆弧,这样写出的字就会很自然。手掌竖:即掌背呈自然圆弧,这样写出的字就会很自然。手掌竖:即手掌垂直于纸面,能使手把笔拿直。手掌垂直于纸面,能使手把笔拿直。 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2.坐姿和立姿坐姿和立姿 正确的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
5、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笔法术语笔法术语 起笔,也叫落笔、发笔。即毛笔的笔尖接触纸面的霎间。 行笔 ,指毛笔在纸上的运行。有中锋、偏锋、侧锋三种。 收笔 ,指毛笔的笔尖离开纸面的霎间。 起笔和收笔均有两种情况,一种叫藏锋,一种叫露锋。 提笔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上提,使笔画变细,叫提笔。 按笔 毛笔在行进过程中轻轻向下按,使
6、笔画变粗,叫按笔。4.临帖方法 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摹帖是初习阶段练习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它容易得古人书法的体势结构,但最大的缺点是难以领悟书法的精髓神韵。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其归根结蒂是要把握艺术的奥妙所在。表现于书法的则是对法则、技巧与气韵的理解与运用。在对优秀法书摹仿的进程中,为有效地弥补“摹帖”的不足而对法则、技巧及气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更多地选用“临帖”的方法。 一、实临法。一、实临法。这是最常用的临帖法。此法就是将范本放于眼前,用毛笔(硬笔)对照着写,通过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开始时可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待临熟了,便可看几字或几行而写之,这就是通常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