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15章财政政策

上传者:2****5 2022-07-03 00:33:35上传 PPT文件 873.01KB
第15章财政政策_第1页 第15章财政政策_第2页 第15章财政政策_第3页

《第15章财政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财政政策(4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l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一、什么是财政政策(the definition) l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主体(the subject)l三、三、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the target )l四、财政政策工具四、财政政策工具(the instrument )l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五、财政政策的类型(the types )l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2、,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l(1)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l(2)目标的转变目标的转变l(3)手段的转变手段的转变l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 l三、三、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 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收入的合理分配收入的合理分配 经济适度增长经济适度增长 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l1、税收、税收 l2、国债、国债l3、公共支出、公共支出 l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 SW

3、1E1SW2E2U1U20V1V2YX图图15-1政府投资在政府投资在“基础瓶颈基础瓶颈”条件下所产生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乘数效乘数效应应” l(一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l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l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l(二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功能划分l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l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l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l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4、 l二、财政政策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the effect of fiscal policy) l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 (the multiplier of the policy )l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l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l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政策研究费用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或效率损失) = 政策的政策的有效性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l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 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

5、定方程式推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导出财政政策乘数 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数 l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onetary policy) l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coordination)l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different kinds of combinations) l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the r

6、elative efficacy of the two categories)l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the time lag) l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发放的贷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 利率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

7、作 (一)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终极目标:货币政策终极目标:l单一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单一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二者择其一;二者择其一;l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并重;并重;l多重目标:即除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多重目标:即除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包括充分就业、促进国际收支展外,还包括充分就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平衡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l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实现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是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共同

8、点。共同点。(二)货币政策手段l1法定存款准备金。l2公开市场业务。l3再贴现。l4再贷款。l5贷款规模控制。l6利率控制。(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l在实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体制下,这种传导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使其相应调整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规模,并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第二个环节,是企业和居民对商业银行的调节做出反应,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四)货币政策的类型l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

9、货币政策。l2、均衡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货币政策。l3、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和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l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l(一)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一)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二)(二) 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国家的政治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社会

10、目标和经济目标,发挥两大政策的聚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发挥两大政策的聚合效应。合效应。财政政策目标的重点是:财政政策目标的重点是:l1、通过财政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通过财政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社会总供求的平衡;l2、通过结构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通过结构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求结构的协调。求结构的协调。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是: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是:l通过调控货币供需量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通过调控货币供需量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通过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补效应,实通过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补效应,实现各自的重点目标,最终全面实现宏观经济调现各自

11、的重点目标,最终全面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控的总体目标。(三) 政策方向的协调配合l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是反经济周期的逆向调节,以熨平经济周期(见图15-1)。l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方向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5-1):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紧缩;3、在经济的平稳发展时期或在经济高峰期与低谷期之间的过渡时期,实行总体上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图15-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表15-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时期政策经 济低 谷 期经 济高峰期经济平稳发展期财政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6143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