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谢病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汇编

《《戈谢病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戈谢病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戈谢病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 戈谢病(G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GBA)基因突变导致机体溶酶体中GBA活性降低,造成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亦称葡糖神经酰胺)在肝、脾、骨骼、肺、脑及眼部等器官的巨噬细胞溶酶体中贮积,形成“戈谢细胞”,常表现为肝脾肿大、骨痛、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出现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并可能在病程中进行性加重。根据是否累及神经系统及疾病进展速度,GD分为3种类型:(1)型,非神经病变型,最常见,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2)型,急性神经病变型,伴有广泛且严重的内脏受累,一般于出生后一年内
2、发病,患儿大多于2岁前死亡;(3)型,慢性神经病变型,其发病率较型高,常于儿童期发病,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为促进GD诊疗的规范化,北京协和医院特别成立编写组,邀请本病可能累及的各系统相关临床专家及参与诊断的平台科室专家,结合GD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制定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如下。1 消化系统受累( 消化内科)1.1 临床表现肝脾肿大是GD消化系统受累的主要表现,尤以脾肿大显著,常伴脾功能亢进,有时会出现巨脾、脾梗死、脾破裂等。1.2 评估及鉴别诊断1.2.1 实验室检查: 检测凝血功能、肝功能等评估肝脏受累情况,酌情完善嗜肝病毒、血清铜、铜
3、蓝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等指标的检测,以协助鉴别诊断。1.2.2 影像学: 腹部超声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并可初步筛查有无占位性病变及初步评价肝脾硬度。1.2.3 肝脏穿刺:1.2.4 鉴别诊断: GD患者多以脾肿大、伴或不伴肝脏肿大为首发或主要表现,同时多伴有血小板减少、贫血等异常。当缺乏神经系统、骨骼或肺等相关表现,而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又被单纯考虑为脾功能亢进所致时,易导致 GD 的漏诊或误诊,故应与其他病因导致的脾肿大进行鉴别。1.3 治疗酶替代疗法 (ERT)可显著改善肝脾肿大症状,建议治疗过程中规律
4、监测肝脾体积及硬度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1.4 并发症管理1.4.1 肝纤维化、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1.4.2 肝癌:1.4.3 胆石症:2 血液系统受累(血液内科)2.1 临床表现2.1.1 血细胞减少: 贫血、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可单独或同时出现,患者就诊时淋巴细胞减少比中性粒细胞减少更常见。2.1.2 出血倾向:2.1.3 脾肿大:2.1.4 恶性肿瘤风险增加: 2.2 评估骨髓中可发现戈谢细胞,胞体大或
5、巨大,核小,有时可见核畸形、双核及多核,染色质致密; 胞浆量丰富,呈灰蓝色 “洋葱皮”样排列 ( 图 1) 。2.3 治疗早期诊断及采用ERT,可有效改善GD患者血细胞减少、出血倾向、脾肿大症状,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不可逆并发症的出现。3 骨骼系统受累 (骨科)3.1 临床表现GD可累及全身骨骼,轻重程度不一,其病理改变为戈谢细胞在骨骼内沉积,破坏并取代正常的骨组织。约1/3的患者存在多个部位不同程度骨坏死,最常见于股骨头。骨坏死患者常有急/慢性骨痛,可出现突然发生的局部疼痛、红肿或发热,甚至发展为无菌性骨髓炎。GD患者突然发作的骨骼病变亦称为“
6、骨危象”,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表现。3.2 评估骨骼病变可影响正常活动,并可致残。3.3 治疗3.3.1 一般治疗: 对症处理如予以止痛药、理疗,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者可辅以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治疗。3.3.2 手术治疗:3.3.3 康复治疗:4 内分泌系统受累(内分泌科)4.1 临床表现及对应评估GD内分泌受累主要涉及生长发育、骨代谢、超重和糖代谢异常等。4.1.1 生长发育障碍4.1.2 骨代谢相关4.
7、1.3 营养和糖代谢异常4.2 治疗ERT对骨骼的作用较血液系统和肝脏等明显延迟,且骨坏死、骨折等骨骼改变不可逆,虽然及时的ERT仍是GD患者维持骨骼健康、改善骨密度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尚缺乏其能显著降低骨折风险的证据。5 神经系统受累( 神经科)5.1 临床表现5.1.1 型及型GD伴有神经系统受累,属于神经病变型。5.1.1.1 型:5.1.1.2 型:5.1.2 GBA突变与PD5.2 评估对于确诊GD的患者,即使无特殊神经系统症状,亦应尽早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是
8、否存在神经系统受累及其程度,以助于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5.3 治疗目前尚无针对GD神经系统病变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手段。6 听觉受累(耳鼻喉科)6.1 临床表现GD患者因脑干神经病变,可出现听觉神经通路损伤,罕有中耳乳突受累引起的传导性听力减退表现。6.2 评估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是较理想的检测早期脑干病变的客观检查方法。6.3 治疗当GD合并传导性耳聋时,不宜采用通风管或手术清理中耳病变,因手术无法改变中耳通气功能,术后易复发; 建议采用保守治疗,患者交流障碍时可佩戴适宜的助听器,极重度听力减退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