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4G无线接入网拓扑结构展望.docx

上传者:xiaobaizhua 2022-05-27 14:51:47上传 DOCX文件 15 KB
4G 无线接入网拓扑结构展望 1蜂窝结构用于4G的缺陷传统蜂窝通信系统主要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 (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蜂窝系统使用小区分裂的方法来扩容,即通过增加基站数 量把现有小区划分为若干更小的小区[1]。由于频带资源有限,传统蜂窝系统采用频率复用技 术,从而产生小区间干扰;此外CDMA蜂窝系统由于地址码间互相关性不理想,具有自干扰性。 当小区半径缩小时,干扰将随之增强,严重制约了系统容量,同时基站密度也将急剧加大。 若小区半径减为原先的1/2,所需基站数将是原来的4倍,导致切换频率大大增加,系统复 杂度和成本呈指数级上升。目前3G系统仍然采用蜂窝结构,能达到2 Mb/s的传输速率和较 大系统容量,实现无缝覆盖。4G系统的设计速率高达100 Mb/s以上,预计用户数量也比3G 系统高一个数量级。因此4G无线接入网若沿用传统蜂窝结构,很难以合理的比特成本同时满 足高速/大容量与高覆盖率的要求。所以, 4G 无线接入网必须对蜂窝结构进行改进或采用新 的结构。
改进的蜂窝结构
光纤无线电技术该技术将传统基站集成的天线改为分布式结构,天线与基站间使用光纤 连接,因此天线可以随意延伸到较远的地方以减少盲区。由于处理/控制功能都在基站端实现, 远程天线单元(RAU)只负责射频信号的收发和光电转换。远程天线单元(RAU)包括天线、双工 器、放大器和光/电转换收发器。光纤链路直接传送模拟射频信号以降低RAU的复杂度。光纤 无线电技术(RoF)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光纤是低损耗(1 550 nm时光损耗为0.2 dB/km)、高带宽的传输媒介,基站、天线间 使用光纤链路可提供高信号传输质量,并在一根光纤上实现多个服务,从而加强天线布置的 延伸性和灵活性[2]。
天线结构从集中模式改为分布式,可有效均匀化下行发送功率并缩短移动台到天线间的距 离,从而减小上行发送功率。这样系统可以采用大量成本低、体积小、射频功率低的远程天 线单元提供大范围的视线内通信,加大覆盖范围,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系统部署由此 变得简单而且容易进行集中升级,使网络规划周期缩短。如果天线单元采用多输入多输出 (MIMO)技术,可进一步加大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由于系统层次结构没有变化,且实现比较 简单,RoF技术目前在欧洲已被用于UMTS系统中。
分布式接收站为了降低蜂窝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减小移动台发射功率,一种分布式接收 站概念被提出[3]。分布式接收站结构中基站由多个接收站和一个发送站构成。接收站处于发 送站的视线内,只负责接收上行信号并中继到发送站,发送站发送下行信号并作为处理/控制 端。这样移动台与接收站间距离显著缩短,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和硬件复杂度大大降低。考虑 到系统成本,接收站与发送站间将使用无线链路连接。采用分布式接收站结构的系统以较低 成本实现了较大容量,且部署简单灵活、易于实现。
2.3多跳无线接入蜂窝宽带CDMA通过宽带扩频与精确发送功率控制减轻瞬时衰落的影响。然 而导致远近问题的传播损耗不受接入技术的影响,而且基站和移动台发送功率的限制导致小 区边缘功率控制不够理想,从而引起很多传输差错。为此,文献[4]提出了多跳无线接入蜂窝 (MRAC)概念。在多跳无线接入蜂窝概念中,用户与相应基站间增加了作为无线中继器和无线 分组路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7468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