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成才之路】高中数学 第三章 函数学 的应用 函数学 模型及其应用 数学 学模型的建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者:fy5186fy 2022-07-05 19:20:48上传 PPT文件 697 KB
章末归纳总结
一、深刻领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才能有效的解决函数与方程的问题,而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基础.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2.零点判断法: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3.二分法的定义: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4.用二分法求零点的近似值的步骤:
第1步: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
第2步:求区间(a,b)的中点x1;
第3步:计算f(x1).
(1)若f(x1)=0,则x1就是函数的零点;
(2)若f(a)·f(x1)<0,则令b=x1(此时零点x0∈(a,x1));
(3)若f(x1)·f(b)<0,则令a=x1(此时零点x0∈(x1,b)).
第4步: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第2步至第4步.
[例1] 若方程2ax2-x-1=0在(0,1)内恰有一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A.a<-1      B.a>1
C.-1<a<1 D.0≤a<1
[解析] 令f(x)=2ax2-x-1,方程在(0,1)内恰 有一个解,即函数f(x)在(0,1)内恰有一个零点,
∵f(0)=-1<0,故必有f(1)=2a-2>0,∴a>1.故选B.
[例2] 函数f(x)=x3-3x2-4x+12的零点个数为(  )
A.0   B.1   C.2   D.3
[解析] f(x)=x2(x-3)-4(x-3)=(x-3)(x-2)(x+2)
∴f(x)=0有三个零点3,-2,2.故选D.
[例4] 方程x2+(m-2)x+5-m=0的两根都大于2,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
[答案] (-5,-4]
[例5] 用二分法求方程x=3-lgx在区间(2,3)内的近似解,要求精确到0.1,则至少要计算________次.
二、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函数模型的图象与性质,明确其增长率的变化特征,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恰当地选取函数模型,使所学函数知识服务于生活、生产、科研.
1.增长率与函数图象.
[例1] 某林区的森林蓄积量每年平均比上一年增长10.4%,若经过x年可以增长到原来的y倍,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
(  )
[解析] 设某林区的森林蓄积量原有1个单位,则经过1年的森林蓄积量为1+10.4%;
经过2年的森林蓄积量为(1+10.4%)2;

经过x年的森林蓄积量为(1+10.4%)x
(x≥0),即y=(110.4%)x(x≥0);
∵底数110.4%大于1,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故应选D.

【成才之路】高中数学 第三章 函数学 的应用 函数学 模型及其应用 数学 学模型的建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43688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