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重点知识.docx
上传者:mazhuangzi1
2022-06-07 08:17:25上传
DOCX文件
31 KB
.
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
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
(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3) 生态设计的发展
(4) 低碳概念的体现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 “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 “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3) —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
(4) 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5) 生物圈意识(1970年后)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园林理论。
&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1) 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2) 生产绿地
(3) 防护绿地
(4) 附属绿地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 国民经济水平
(2) 城市性质
(3) 城市规模
(4) 城市自然条件
(5) 城市现状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 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2)国外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4)各类游憩绿地的合理容纳量
12、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方式?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川/人)=市区公共(园)绿地面积(hm2)/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2)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m2)/城市的用地面积(hm2)
(3)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城市用地总面积13、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
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m2)/城市的用地面积(hm2)14、城市绿地布局形式有哪些?
块状、网状、点状、环状、楔状15、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
16、苏州市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17、地形的作用是什么?
a分隔空间b控制视线
c影响游览路线和速度d改善小气候
e美学功能18、地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1)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2) 利用为主,
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
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
(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3) 生态设计的发展
(4) 低碳概念的体现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 “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 “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3) —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
(4) 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5) 生物圈意识(1970年后)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园林理论。
&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1) 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2) 生产绿地
(3) 防护绿地
(4) 附属绿地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 国民经济水平
(2) 城市性质
(3) 城市规模
(4) 城市自然条件
(5) 城市现状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 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2)国外绿地水平及动向
(3)城市环境保护科学提出的要求(4)各类游憩绿地的合理容纳量
12、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方式?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川/人)=市区公共(园)绿地面积(hm2)/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2)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m2)/城市的用地面积(hm2)
(3)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城市用地总面积13、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
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种植覆盖面积总和(hm2)/城市的用地面积(hm2)14、城市绿地布局形式有哪些?
块状、网状、点状、环状、楔状15、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以“一城五片四隔、三纵四横一环、一区三带多点”为基本结构,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结构体系。
16、苏州市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依据山水,构筑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绿地结构。
17、地形的作用是什么?
a分隔空间b控制视线
c影响游览路线和速度d改善小气候
e美学功能18、地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1)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2) 利用为主,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重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