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中医内科学必考知识点.docx

上传者:飞行的猛子 2022-06-15 20:32:28上传 DOCX文件 24 KB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
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 《素问·骨空论》
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 《仁斋直指方》
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 《丹溪心法》
5、感冒与风温的鉴识特色—— 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
热复。
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识—— 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睦。咳嗽:肺气上逆。
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识特色—— 有表证则属于感冒。
8、‘咳嗽’一词——出自 《内经》 。
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 《素问·咳论》。
10 、“咳嗽之要 ,, 一曰外感,一曰内伤 ,, ”出自《景岳全书》 。(此立论第一提出者——明·张介宾)
、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调病种,也包含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
、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要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差别。)
、明确‘哮’与‘喘’的鉴识——始于 《医学正传》 明·虞抟。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味言。”的鉴识特色。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出自 《金匮要略》 。——是阐述‘哮病’的内容(扰乱答案常有‘咳嗽’、‘咳喘’、‘哮喘’)
、‘哮喘’——始见于 《丹溪心法》 。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哮病的病机特色—— 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
、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与喘的鉴识:(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哮:
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 R↑ ;忽然、频频发生喘:症状;气味;长久;呼吸困难; R↑↑;陈腐、连续发生(急、慢性、迁延性)
、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
、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多责于肺、肾。
、喘病的虚实鉴识:
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
、喘病——始见于 《内经》 。“肺高则上气肩息”—— 《灵枢》 。‘上气’指喘证症状。
、“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出自 《景岳全书》。
24 、“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指喘证病机。 出自《临证指南医案》 (清·叶天士)
25 、“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喘证治疗原则。出自 《类证治裁》(清·林佩琴)
26 、‘肺痈’——始见于 《金匮要略》 。
27 、治疗肺痈的代表方子——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 (唐 ?孙思邈)。提出
‘活血消痈’之说。
28 、‘肺痨’概括于传得病范围——始见于 《普济本领方》 (宋 ?许叔微)。提出‘肺虫’说。——“肺虫居肺叶以内,蚀人肺体 ,, ”。
、肺痨的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始于元·朱丹溪。
、我国现存首部肺痨专著—— 《十药神书》 (葛可久)
、‘杀虫’与‘补虚’的治疗肺痨原则——始见于 《医学正传》 。
、肺痨与虚劳的鉴识重点—— 肺痨病位在肺,阴虚为主。虚劳病位在五脏,阴阳俱虚,肾虚为要。
、‘肺胀’——始见于 《灵枢·胀论

中医内科学必考知识点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3337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