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课件3.ppt
上传者:飞扬的岁月
2022-06-21 13:19:12上传
PPT文件
4.02 MB
湖心亭看雪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承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浙江绍兴)人。出身官宦之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优游的布衣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岁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读一读,写一写
祯 毳
凇 沆砀
堤 芥
毡 喃
zhēn
cuì
sōng
hàngdàng
dī
jiè
zhān
nán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字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
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 更:
及下船:
都
指示代词,这
五更结束了,指凌晨时分
怎么
还
到……的时候
一词多义:
湖中人鸟声俱绝
1、绝 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2、一 余拿一小船
上下一白
词类活用:
1、客:
2、芥:
消失
消失
极
隔绝
名词,小草;在文中用作状语,像小草
一样的微小。
数词,一
全
名词活用为名词,指客居
1、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本文写景有何特色?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承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浙江绍兴)人。出身官宦之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优游的布衣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岁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读一读,写一写
祯 毳
凇 沆砀
堤 芥
毡 喃
zhēn
cuì
sōng
hàngdàng
dī
jiè
zhān
nán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字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
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 更:
及下船:
都
指示代词,这
五更结束了,指凌晨时分
怎么
还
到……的时候
一词多义:
湖中人鸟声俱绝
1、绝 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2、一 余拿一小船
上下一白
词类活用:
1、客:
2、芥:
消失
消失
极
隔绝
名词,小草;在文中用作状语,像小草
一样的微小。
数词,一
全
名词活用为名词,指客居
1、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本文写景有何特色?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湖心亭看雪》课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