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迅驰产品发展趋势分析.docx
上传者:艳子
2022-07-22 12:26:17上传
DOCX文件
58 KB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英特尔迅驰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英特尔迅驰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3999的Yonah机谈起
国产价格杀手品牌神舟于9月下旬推出一款只卖3999元的Yonah核心的产品:天运F420S。此机外形为黑色商务形象,线条流畅,沉稳中透露着时尚气息;配置采用酷睿赛扬M420处理器、256MDDR2内存、40G硬盘、Combo光驱;在屏幕上更采用寸宽屏液晶,16:10的比例,1280*800的高分辨率;整机仅重,在性能、显示效果和便携性上达到一个比较理想平衡点。
笔者颇费口舌的介绍这款低价机的情况,“醉翁之意”并非在为神舟做产品导购,而是借这款第一台3999的Yonah核心产品的出现,引出此文进一步的主题。随着笔记本行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笔记本的普及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05和06年低价机的兴起上得到了有力的证明。除了与主流硬件有明显距离的中低配置和略现单调的外形设计之外,因为采用新芯片的产品问世所导致的旧产品的降价,却是使笔记本普及的更重要的因素。
新的产品问世,即使价格在起初时会偏高,但那只是给旧产品的清空库存留了时间而已;而与此同时旧产品为了急于退出市场,一定会以大幅度降价作为首要促销手段的,价格一定要可以和新产品的售价拉开距离才行。一段时间之后,新产品经历了概念推广和酝酿,逐渐进入了最佳销售时期,这个时候也会采用降价的手段来进行促销。此时的新产品也已经不能算新,因为更新的技术也马上就要问世了......如此周而复始,新旧产品不断更替,一代产品的价格也从高到底的演变着;如此看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产品的降价和技术革新有很大关系,而降价的速度和技术革新大的速度也是成正比的。
二、历代迅驰产品价格走向回顾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迅驰的发展史:
2003年3月,英特尔首次发布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该平台代表了一整套移动计算解决方案。该处理器的核心代号为Bannis;
2004年5月,采用Dothan核心的奔腾M处理器出现,Bannis核心产品逐渐退出主流;
2005年1月,英特尔正式发布基于Sonoma平台的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平台;
2006年1月,迅驰进一步升级,推出了基于双核心的NAPA平台;
预计在2007年3月,英特尔将发布第四代迅驰Santa Rosa。
从以上简史可以看出:Banias一代迅驰的诞生到Sonoma二代迅驰的上市,中途历时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从Sonoma的上市到Napa双核平台的亮相,中间的间隔则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而从Napa双核平台的上阵到酷睿2Merom移动处理器的发布,期间仅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英特尔历代迅驰平台的发布间隔越来越短,同时,从新平台的发布,到终端产品的上市过程也是越来越快。就现在的笔记本市场而言,已经出现了Sonoma、Yonah、Merom三代迅驰争斗的局面。
再来看一下价格方面的走势如何:采用奔腾M的产品,从问世到降至3999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03年Banias核心的迅驰一代问世,到05年才出现了3999的产品;05年1月Sonoma出现,历时一年时间到06年1月才有3999的产品;
英特尔迅驰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英特尔迅驰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3999的Yonah机谈起
国产价格杀手品牌神舟于9月下旬推出一款只卖3999元的Yonah核心的产品:天运F420S。此机外形为黑色商务形象,线条流畅,沉稳中透露着时尚气息;配置采用酷睿赛扬M420处理器、256MDDR2内存、40G硬盘、Combo光驱;在屏幕上更采用寸宽屏液晶,16:10的比例,1280*800的高分辨率;整机仅重,在性能、显示效果和便携性上达到一个比较理想平衡点。
笔者颇费口舌的介绍这款低价机的情况,“醉翁之意”并非在为神舟做产品导购,而是借这款第一台3999的Yonah核心产品的出现,引出此文进一步的主题。随着笔记本行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笔记本的普及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在05和06年低价机的兴起上得到了有力的证明。除了与主流硬件有明显距离的中低配置和略现单调的外形设计之外,因为采用新芯片的产品问世所导致的旧产品的降价,却是使笔记本普及的更重要的因素。
新的产品问世,即使价格在起初时会偏高,但那只是给旧产品的清空库存留了时间而已;而与此同时旧产品为了急于退出市场,一定会以大幅度降价作为首要促销手段的,价格一定要可以和新产品的售价拉开距离才行。一段时间之后,新产品经历了概念推广和酝酿,逐渐进入了最佳销售时期,这个时候也会采用降价的手段来进行促销。此时的新产品也已经不能算新,因为更新的技术也马上就要问世了......如此周而复始,新旧产品不断更替,一代产品的价格也从高到底的演变着;如此看来,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产品的降价和技术革新有很大关系,而降价的速度和技术革新大的速度也是成正比的。
二、历代迅驰产品价格走向回顾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迅驰的发展史:
2003年3月,英特尔首次发布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平台。该平台代表了一整套移动计算解决方案。该处理器的核心代号为Bannis;
2004年5月,采用Dothan核心的奔腾M处理器出现,Bannis核心产品逐渐退出主流;
2005年1月,英特尔正式发布基于Sonoma平台的新一代迅驰移动计算平台;
2006年1月,迅驰进一步升级,推出了基于双核心的NAPA平台;
预计在2007年3月,英特尔将发布第四代迅驰Santa Rosa。
从以上简史可以看出:Banias一代迅驰的诞生到Sonoma二代迅驰的上市,中途历时两年左右的时间;而从Sonoma的上市到Napa双核平台的亮相,中间的间隔则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而从Napa双核平台的上阵到酷睿2Merom移动处理器的发布,期间仅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英特尔历代迅驰平台的发布间隔越来越短,同时,从新平台的发布,到终端产品的上市过程也是越来越快。就现在的笔记本市场而言,已经出现了Sonoma、Yonah、Merom三代迅驰争斗的局面。
再来看一下价格方面的走势如何:采用奔腾M的产品,从问世到降至3999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03年Banias核心的迅驰一代问世,到05年才出现了3999的产品;05年1月Sonoma出现,历时一年时间到06年1月才有3999的产品;
英特尔迅驰产品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