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述评.doc

上传者:小舍儿 2022-06-29 17:30:40上传 DOC文件 17 KB
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述评
摘 要:随着网络科技化时代的发展,青少年逐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这给他们的学****和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其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文章通过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尝试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控制与预防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因素;行为特征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不知不觉,我们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仿佛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亦吸引各界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网络发展与使用给人们带来的不同影响。目前学界对网络行为的研究主要涉及有网络行为特征、网络行为类型、以及影响网络使用行为的内外部因素与消极网络行为后果与危害等诸多方面,研究内容相对宽泛,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教育辅导上提供了理论支持。本论主要针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尝试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家等层面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控制与预防措施。
一、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因素
网络行为指个体基于互联网并受思想支配与内外部刺激而表现出来的举止活动,是一种区别于现实行为的内隐举止活动。青少年网络行为包括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两个方面:积极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利他行为,体现为个体利用自身优势或感染力在互联网上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人,传递正能量,如近几年明星及大众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帮助无家可归或被拐儿童及弱势群体等行为;消极行为则指个体在网络使用中所体现出来的危害他人及社会等负面行为,主要包括有网络攻击行为、网络违规行为、网络侵权行为、网络暴力行为及网络犯罪行为等。
网络具有虚拟性,其测量与研究都只能借助于相关工具进行,但影响网络使用的因素却大多具有实际性与客观性,比如个体的人口学资料。相关研究表明,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个体在网络沟通交往行为、网络游戏行为与遵守网络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的原因[1]。其次,影响网络行为的因素还包括自我认知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研究发现,网络使用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有重要相关性。过度或依赖性网络使用,与青少年较多的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较低的自我认同、自信心不足以及消极的自我应对有关[2]。而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自我调控缺陷是导致青少年消极网络行为问题的关键因素[3]。最后,心理特征的不同也可能影响人们的网络行为。比如,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同伴依恋类型的中学生在社交网站的网络行为存在差异[4]。同时,众多研究还表明:青少年的外显自尊、攻击性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等都与网络行为之间存在顯著相关。此外,网络行为还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造成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使他们沉溺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从而迷失自我,放弃学业与社交;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脾气暴躁,性格孤独。因此,采取相关措施对青少年网络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由于网络使用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与使用****惯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网络行为既具有共同特征,也存在个体差异性。首先,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性与女性网络使用者会呈现出不同特征。研究发现,

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述评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371830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