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分析.doc

上传者:晴雯 2022-07-23 15:48:37上传 DOC文件 16 KB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摘 要 有效落实和不断创新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虽已取得一定的研究突破,但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仍然存在土壤污染、农药乱用等问题。基于此,简要介绍了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分析了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主要栽培技术的优化推进策略,以期为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革新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无公害;管理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现代化阶段,粮食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推进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是提升作物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结合有序规范的管理技术,能够减小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对农田生态的破坏,也能提高粮食产量,兼顾现代化农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重点关注当下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支持。
1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概述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主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品种选定、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操作,减少对农田生态的负面影响,保证粮食产量和质量满足现代种植高标准,进而使农业生产链中的诸多产品都具备无污染与环保的特性[1]。比如在肥料应用过程中,要结合作物生长状况以及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肥料类型及用量;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对农药用量严格限定,并积极采用如人工捕捉、投放自然天敌等物理及生物防治方法替代农药喷洒进行病虫害防治,从而减少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是对于传统农业的创新和突破,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多元收益,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发展中的重要关注点。
2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要比发达国家晚许多,现阶段还与之有很大差距,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可从如下2点分析。
2.1 管理技术应用不标准
管理技术应用不标准是我国农业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规划不健全、落实不准确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尤其强调高效、标准,但农业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落实主体是接受能力和意愿都相对较弱的农户,所以很难实现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导致各栽培管理环节专业落实不到位、农业技术应用存在偏差等多种问题。而且,当前农村地区传统经验主导的农业种植理念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农业发展无法实现精细化、全面化管理[2]。
2.2 管理技术缺乏实效性
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就是实现农田生态维护以及作物安全生产,但目前我国该技术应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效性有待提高。当前,不合理使用肥料、采用未经处理的生活用水灌溉、大量应用农药等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土壤遭受二次污染,出现板结固化等问题,使得农田耕作效果大受影响。同时,大剂量、大范围使用农药,也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过多,使得农产品安全性大受影响。
3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落实策略
从上述诸多应用困境分析中可知,现阶段无公害栽培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强无公害理念与先进种植技术的结合,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建立牢固基础。
3.1 增进栽培技术应用规范性
加强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的规范性是实现其有效落

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512865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