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docx

上传者:hhhhh 2022-06-20 09:59:30上传 DOCX文件 11 KB
1 / 6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
  课前设想: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的有关问题 ,也明白要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 ,必须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特别是1克的质量概念。本课也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 ,特别选择身边的事物 ,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社会的密切关系。
课堂实录:
师:请你从带来物品的包装上找一找他们的质量是多少。
生1:一块肥皂有100克。
生2:这块饼干重40克。
生3:小包装榨菜净含量15克。
〔师板书100克 ,40克 ,15克等。〕
师:这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有多少重 ,请用手掂一掂 ,感觉一下 ,好吗?
〔生认真用手掂着 ,互相议论着〕
师:〔拿起一没有写出克数的糖〕大家估计一下它有多重?
生1:一粒糖有2克重。
生2:我认为一粒糖只有1克重
生3:我想一粒糖比2克可能要重一些。
师:请看桌上的喜糖 ,你知道一盒喜糖有多重?
生:看包装盒上标出的质量是24克。
2 / 6
师:现在知道一粒糖有多重了吗?
生:一粒糖有3 克。因为24 里面有8个3。〔多么可喜的发现!同学们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 每个学生都分到一粒3 克重的糖 , ,在认真地掂者 ,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在感受着〕
师:你估计一个2分硬币有多重?请你掂一掂 ,想一想。
生1:一个2分硬币重2 克。我是把硬币和糖比了一下。
生2:一个2分硬币重1 克。刚刚我掂着一粒糖比一个2分硬币重多了 。
师:拿一个标准来比拟这是一个好方法。几个2分硬币和一粒糖一样重?请小朋友想想方法。〔大局部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在小组里学生都认真地想方法测量 ,教师巡视、指导。也有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是4个硬币和一粒糖一样重 ,一个硬币1克不到一些。
生2:1个硬币。
生3:2个硬币。〔学生纷纷抢着说争论不休。〕
师:〔指着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4:我们用橡皮、尺试出来的。〔上台演示 ,在桌上先放一块长方形的橡皮 ,再在上面放一把尺 ,尺的一端放2个硬币 ,另一端放一粒糖 ,平衡了〕
〔还没等他说完〕生2就站起来说 ,应该把橡皮竖起来 ,这样就可以放3个硬币了。
师一边赞许地点着头 ,一边出示天平 ,结合刚刚学生的说法简单的介绍天平称。1个硬币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称
4 / 6
〔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在天平称出一个2分硬币重1克。人人用手掂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1克很轻的。
生2:克是很小的质量单位。
师:现在我们来选一样物品。你能想方法知道它大约有多少克重吗?有几种方法?
生:我的橡皮大约有6克。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我用手掂一掂。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生:用秤来称一称。〔在师的帮助下称出是8克多一点〕
师:相差比拟近的。
生:一把尺15克 。〔验证17克〕
师: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等知道物体有多重 ,这是一种好本领。
师:请小朋友开展寻找克的活动 ,可以在校园里、家中、商店里 ,寻找那些东西用克作单位 ,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遵循知识的开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

“克的认识”案例分析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9000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