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doc
上传者:住儿
2022-06-13 19:46:13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论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
摘 要:理想教育是培养理想人的前提,而理想人又是造就理想国的根本。本文从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三个方面浅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析实现理想教育的途径,分析迈向理想国的路径,望终有一天国、人、教育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理想国 理想人 理想教育
何为理想国?何为理想人?何为理想教育?这样的问题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答案不尽一致。然而,值得肯定的是,理想教育是培养理想人的前提,而理想人又是造就理想国的根本。
一、理想国、理想人及理想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至今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但提到理想国就会想到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在书中,可以看到柏拉图自始至终对教育寄予厚望,把教育作为实现和维持理想国的重要工具。那么,理想国与理想人、理想教育三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就理想国而言,古书中有曰“大道”、“大同”。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指战国时期人们眼中的理想国度。那么,何为理想人呢?“理想人是动态生成的相对意义上的 “完人”,是身体、心理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的人,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操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理想人的终极形态是全面发展的人。 [1]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理想人是超越了社会局限的人,是人发展的最高境界;而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理想人又体现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从 “实是”人到 “应是”人的过程,从 “实然”人到 “应然”人的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理想的承载主体,又是教育超越的具体对象。如果没有“实是”人的存在,没有“应是”人、“应然”人的引领,就不会有教育发展的美好图景,教育也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因此,培養理想人是理想教育的目标,而理想人的又是建立理想国的根本,没有理想人,就不能轻易地建成理想国。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实现理想教育的途径
1.社会需要是理想教育的前提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因此,教育要切合社会的需要,也只有教育切合社会的需要,才能扩大教育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抽象空洞,这样的教育内容只会使学生厌倦学****失去对学****的兴趣。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传输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切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忽视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在社会中长远发展下去。
2.教育目标是理想教育的明灯
教育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结果。目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目标是教育的灵魂。现代社会充斥着丰富多元的文化,我们既要学会包容与学****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不能迷失自我,失去方向。为此,我们教育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并且在学生的每个发展阶段树立不同的分目标。目标的确立过程则需要结合个体需要、社会需要,要综合考虑才有利于理想教育的实现。
3.机会均等是理想教育的保障
要实现理想的教育,就必须努力达到教育的机会均等。当下,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贫困山区的教育机会出现很大的反差,我国仍有很多渴望求学的贫困孩子缺乏教育机会,农村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成为了达成理想教育的短板。为此,笔者认为,国家应当重视农村偏远山
摘 要:理想教育是培养理想人的前提,而理想人又是造就理想国的根本。本文从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三个方面浅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析实现理想教育的途径,分析迈向理想国的路径,望终有一天国、人、教育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理想国 理想人 理想教育
何为理想国?何为理想人?何为理想教育?这样的问题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答案不尽一致。然而,值得肯定的是,理想教育是培养理想人的前提,而理想人又是造就理想国的根本。
一、理想国、理想人及理想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至今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但提到理想国就会想到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在书中,可以看到柏拉图自始至终对教育寄予厚望,把教育作为实现和维持理想国的重要工具。那么,理想国与理想人、理想教育三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就理想国而言,古书中有曰“大道”、“大同”。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指战国时期人们眼中的理想国度。那么,何为理想人呢?“理想人是动态生成的相对意义上的 “完人”,是身体、心理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的人,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操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理想人的终极形态是全面发展的人。 [1]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理想人是超越了社会局限的人,是人发展的最高境界;而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理想人又体现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从 “实是”人到 “应是”人的过程,从 “实然”人到 “应然”人的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理想的承载主体,又是教育超越的具体对象。如果没有“实是”人的存在,没有“应是”人、“应然”人的引领,就不会有教育发展的美好图景,教育也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因此,培養理想人是理想教育的目标,而理想人的又是建立理想国的根本,没有理想人,就不能轻易地建成理想国。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三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实现理想教育的途径
1.社会需要是理想教育的前提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因此,教育要切合社会的需要,也只有教育切合社会的需要,才能扩大教育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抽象空洞,这样的教育内容只会使学生厌倦学****失去对学****的兴趣。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传输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切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不忽视学生的自身发展,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在社会中长远发展下去。
2.教育目标是理想教育的明灯
教育目标是预期学生的学****结果。目标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目标是教育的灵魂。现代社会充斥着丰富多元的文化,我们既要学会包容与学****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不能迷失自我,失去方向。为此,我们教育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并且在学生的每个发展阶段树立不同的分目标。目标的确立过程则需要结合个体需要、社会需要,要综合考虑才有利于理想教育的实现。
3.机会均等是理想教育的保障
要实现理想的教育,就必须努力达到教育的机会均等。当下,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贫困山区的教育机会出现很大的反差,我国仍有很多渴望求学的贫困孩子缺乏教育机会,农村贫困山区的教育问题成为了达成理想教育的短板。为此,笔者认为,国家应当重视农村偏远山
浅论理想国、理想人、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