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项目收购建议书.ppt
上传者:放射辐射
2022-06-19 11:41:44上传
PPT文件
848 KB
XX公司项目收购建议书
中国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3、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重组在即
我国水务行业的巨大投资价值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除原水股份(600649)、武汉控股(600168)、南海发展(600323)、钱江水利、创业环保等五家主业为水务的上市公司外,2003年以来,以巨资投资水务的上市公司就有首创股份、苏州高新、重庆实业、天津泰达、海鸟发展等近10家。全国各大中城市水务纷纷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外资巨头如法国的威立雅环境集团 、苏伊士昂帝欧集团、德国柏林水务等纷纷加快在中国水务领域的投资步伐。
随着大量资本进入,水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也必将导致水务行业的重组。预计今后几年,我国水务企业将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供水企业上市融资、跨区域资产重组、产业一体化发展将成为趋势。最终,整个供水行业将形成由若干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供水企业集团进行寡头竞争的格局。在业务内容上,供水集团的触角将积极向相关行业延伸,广泛涉及设计、工程、设备加工、资本运营等相关领域,最终形成集主体运营业(供水和污水处理业)、水工程建设业、水工业制造业、水工业的科研、设计、开发、服务于一体的水工业企业集团。
2003年1月
8
中国水务行业机会与风险分析
政府推动,市场化速度加快
市场规模巨大
回报可观、收益稳定
水价改革带来巨大业绩增长机会
具有区域性垄断性,有垄断利润
行业分散 、面临产业整合机遇
机会分析
体制转轨、政府风险较大
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投资期长、资金压力风险大
缺少成熟的盈利模式
区域割据、产业整合阻力大
风险分析
2003年1月
9
水务行业竞争分析
根据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我们对中国水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如下:
1、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目前中国水务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主要包括三大外资水务巨头如雅环境集团 、苏伊士昂帝欧集团、德国柏林水务;主营水务的上市公司如武汉控股,南海发展等;各地区水务公司。
2、供应商
主要指控制原水采集、制备的各地水务部门及企业,随着水源日益稀缺,他们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受政府政策制约。
3、消费者
主要包括城市场生活及工业用水。他们的需求弹性很小,因而处于被接受地位。但由于供水属公用事业,可利用政策增强其地位。
4、潜在进入者
随着国家政策放开及水务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外资、民营资本及众多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进入。由于处于公用事业体制转轨初期,各种政策不完善,行业进入障碍主要是资金及政策限制,门槛较低。
5、潜代品
水的替代威胁较小,但也面临着来自纯净水企业对生活用水的替代、净化处理企业对工业用水的替代等。
2003年1月
10
本建议书包括以下4个部分
项目背景及对A公司咨询需求的理解
对我国水务行业商业机会的看法
对解决A公司收购项目的整体思路及方案
项目进程计划及成果
2003年1月
11
影响收购的各关联因素关系图
目标企业
财务:资产、负债、税项、现金流量等
人员:高管、技术人员、熟练员工等
业务与市场:产业环境、网管、客户等
特殊资源:独特的水源、政府支持等
收购方
收购战略
财务支持
人员支持
咨询顾问
可行性研究
收购方案
整合方案
操作协调
利益相关者
股东、债权人、银行、政府等
并购法律政策环境
中介机构
法律、会计、评估事务所
咨询服务
2003年1月
12
咨询项目实施程序
接受收购咨询委托
咨询顾问团队进场
水务行业分析
收购可行性论证
搜寻收购对象
组建收购管理团队
分析确定收购对象
尽职调查
初步谈判
确定收购意向
会计、律师入场
收购谈判
签订正式收购协议
执行收购协议
收购后的整合方案
收购咨询项目结束
2003年1月
13
收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收购方式的确定
收购通常可采取资产置换、现金收购股权、合资合作、承担债务等方式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我们将根据收购方的战略,选取合适的方式,以最小代价达到其收购目标。
收购的潜在风险
根据我们对中国水务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以收购方式进入水务行业可能存在以下风险:被收购方管理层及员工的反对、目标企业的历史包袱、当地政府的限制、潜在的收购竞争对手及收购后的业务整合风险,如果是收购上市公司,还将面临更多的法规及监管程序限制。
我们将采取下列对策降低和规避上述风险:一是通过对水务行业及目标企业的尽职调查,充分揭示目标企业隐藏的问题如网管陈旧、欠费、人员对改制收购的心理等,解决信息不对称。二是充分利用咨询公司的关系网络,沟通相关各方关系降低各种阻碍。三是对目标企业估值,设计合理标准应对收购对手竞争。
收购过程的协调
收购过程将涉及律师、审计、
中国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3、竞争日趋激烈、产业重组在即
我国水务行业的巨大投资价值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除原水股份(600649)、武汉控股(600168)、南海发展(600323)、钱江水利、创业环保等五家主业为水务的上市公司外,2003年以来,以巨资投资水务的上市公司就有首创股份、苏州高新、重庆实业、天津泰达、海鸟发展等近10家。全国各大中城市水务纷纷引进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外资巨头如法国的威立雅环境集团 、苏伊士昂帝欧集团、德国柏林水务等纷纷加快在中国水务领域的投资步伐。
随着大量资本进入,水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也必将导致水务行业的重组。预计今后几年,我国水务企业将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供水企业上市融资、跨区域资产重组、产业一体化发展将成为趋势。最终,整个供水行业将形成由若干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供水企业集团进行寡头竞争的格局。在业务内容上,供水集团的触角将积极向相关行业延伸,广泛涉及设计、工程、设备加工、资本运营等相关领域,最终形成集主体运营业(供水和污水处理业)、水工程建设业、水工业制造业、水工业的科研、设计、开发、服务于一体的水工业企业集团。
2003年1月
8
中国水务行业机会与风险分析
政府推动,市场化速度加快
市场规模巨大
回报可观、收益稳定
水价改革带来巨大业绩增长机会
具有区域性垄断性,有垄断利润
行业分散 、面临产业整合机遇
机会分析
体制转轨、政府风险较大
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投资期长、资金压力风险大
缺少成熟的盈利模式
区域割据、产业整合阻力大
风险分析
2003年1月
9
水务行业竞争分析
根据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我们对中国水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如下:
1、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目前中国水务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主要包括三大外资水务巨头如雅环境集团 、苏伊士昂帝欧集团、德国柏林水务;主营水务的上市公司如武汉控股,南海发展等;各地区水务公司。
2、供应商
主要指控制原水采集、制备的各地水务部门及企业,随着水源日益稀缺,他们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受政府政策制约。
3、消费者
主要包括城市场生活及工业用水。他们的需求弹性很小,因而处于被接受地位。但由于供水属公用事业,可利用政策增强其地位。
4、潜在进入者
随着国家政策放开及水务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外资、民营资本及众多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进入。由于处于公用事业体制转轨初期,各种政策不完善,行业进入障碍主要是资金及政策限制,门槛较低。
5、潜代品
水的替代威胁较小,但也面临着来自纯净水企业对生活用水的替代、净化处理企业对工业用水的替代等。
2003年1月
10
本建议书包括以下4个部分
项目背景及对A公司咨询需求的理解
对我国水务行业商业机会的看法
对解决A公司收购项目的整体思路及方案
项目进程计划及成果
2003年1月
11
影响收购的各关联因素关系图
目标企业
财务:资产、负债、税项、现金流量等
人员:高管、技术人员、熟练员工等
业务与市场:产业环境、网管、客户等
特殊资源:独特的水源、政府支持等
收购方
收购战略
财务支持
人员支持
咨询顾问
可行性研究
收购方案
整合方案
操作协调
利益相关者
股东、债权人、银行、政府等
并购法律政策环境
中介机构
法律、会计、评估事务所
咨询服务
2003年1月
12
咨询项目实施程序
接受收购咨询委托
咨询顾问团队进场
水务行业分析
收购可行性论证
搜寻收购对象
组建收购管理团队
分析确定收购对象
尽职调查
初步谈判
确定收购意向
会计、律师入场
收购谈判
签订正式收购协议
执行收购协议
收购后的整合方案
收购咨询项目结束
2003年1月
13
收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收购方式的确定
收购通常可采取资产置换、现金收购股权、合资合作、承担债务等方式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我们将根据收购方的战略,选取合适的方式,以最小代价达到其收购目标。
收购的潜在风险
根据我们对中国水务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以收购方式进入水务行业可能存在以下风险:被收购方管理层及员工的反对、目标企业的历史包袱、当地政府的限制、潜在的收购竞争对手及收购后的业务整合风险,如果是收购上市公司,还将面临更多的法规及监管程序限制。
我们将采取下列对策降低和规避上述风险:一是通过对水务行业及目标企业的尽职调查,充分揭示目标企业隐藏的问题如网管陈旧、欠费、人员对改制收购的心理等,解决信息不对称。二是充分利用咨询公司的关系网络,沟通相关各方关系降低各种阻碍。三是对目标企业估值,设计合理标准应对收购对手竞争。
收购过程的协调
收购过程将涉及律师、审计、
XX公司项目收购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