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障碍.doc
上传者:十二贾氏
2022-06-26 01:03:09上传
DOC文件
16 KB
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障碍
金丽莹 [摘 要]新农合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民具体情况制定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其试点实施的几年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渐渐完善。目前新农合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任何一种制度必然有其缺陷的方面,新农合也是一样。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新农合制度;保费
[中图分类号]R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25-02
1 目前我国新农合的总体实施状况
作为一项专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减轻农民就医经济负担的惠民制度。新农合与城镇医疗保险体制在管理与制度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新农合的保障对象是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这一群体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充分的医疗保障,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且这些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耽搁。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对该制度的反映并不好。
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在这种制度之下,农民的医疗费用仍然没有减轻,或者说减轻甚少,甚至有的人会觉得有了这种制度之后,反而会产生了负担加重的感觉。大病的医疗费昂贵,即使让他们只负担一部分的医疗费,还是负担沉重,大病还是看不起;而小病则往往低于起付线,不能报销,只能自己付全部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大病小病,新农合都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农民抱着对新农合的种种希望面临实际问题时却派不上用场,内心反而产生更加失望的情绪。
另外,与其他有关农民的政策相比,新农合也感逊色。例如取消农业税,将农民的利益落到了实处,自然获得了农民的一致好评。这些反响显然对新农合的实施、推广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把握农民的实时的实际情况,掌握民心方向,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有实际意义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2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2.1 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不足以及参与意识较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靠农民的广泛参与进行筹资的,因此,参与的人越多,资金越多,农民的医疗保障越稳固。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农民的参与并不是十分积极,限制了新农合的有效实施,在有些方面,由于人数和资金的禁锢,无法明显看到新农合制度实施的效果。
首先,农民对新农合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原因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受其影响依附于集体经济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逐渐崩溃,很多乡镇医疗惨淡经营,医疗设备短缺,医技人员流失严重,医疗环境差。较差的医疗卫生条件,自然难以吸引农民缴纳参合基金,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在他们看来钱花得不值。
其次,农民的参与能力有限。有些农民家庭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又要供子女读书,另外还有很多的其他经费支出,家中的余钱并不多甚至没有,他们即使有参与的意愿,也没有参与的能力。对于这一部分人,社会应给予关注,并及时提供帮助,从而将新农合政策真正实施到每一户农民家庭,避免因过于贫困而无法参与的情况发生。
另外,部分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是由于他们对于医疗保险的认识不够。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风险共担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较薄弱;许多农村居民对新农合不熟悉、不了解,也影响了其参与意识,特别是在缴纳参合基金时,表现得较为被动。
金丽莹 [摘 要]新农合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民具体情况制定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其试点实施的几年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渐渐完善。目前新农合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任何一种制度必然有其缺陷的方面,新农合也是一样。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新农合制度;保费
[中图分类号]R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25-02
1 目前我国新农合的总体实施状况
作为一项专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减轻农民就医经济负担的惠民制度。新农合与城镇医疗保险体制在管理与制度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新农合的保障对象是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这一群体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少充分的医疗保障,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且这些问题容易被忽视、被耽搁。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对该制度的反映并不好。
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在这种制度之下,农民的医疗费用仍然没有减轻,或者说减轻甚少,甚至有的人会觉得有了这种制度之后,反而会产生了负担加重的感觉。大病的医疗费昂贵,即使让他们只负担一部分的医疗费,还是负担沉重,大病还是看不起;而小病则往往低于起付线,不能报销,只能自己付全部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大病小病,新农合都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农民抱着对新农合的种种希望面临实际问题时却派不上用场,内心反而产生更加失望的情绪。
另外,与其他有关农民的政策相比,新农合也感逊色。例如取消农业税,将农民的利益落到了实处,自然获得了农民的一致好评。这些反响显然对新农合的实施、推广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把握农民的实时的实际情况,掌握民心方向,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有实际意义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2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2.1 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不足以及参与意识较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靠农民的广泛参与进行筹资的,因此,参与的人越多,资金越多,农民的医疗保障越稳固。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农民的参与并不是十分积极,限制了新农合的有效实施,在有些方面,由于人数和资金的禁锢,无法明显看到新农合制度实施的效果。
首先,农民对新农合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原因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后,农村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受其影响依附于集体经济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逐渐崩溃,很多乡镇医疗惨淡经营,医疗设备短缺,医技人员流失严重,医疗环境差。较差的医疗卫生条件,自然难以吸引农民缴纳参合基金,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在他们看来钱花得不值。
其次,农民的参与能力有限。有些农民家庭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又要供子女读书,另外还有很多的其他经费支出,家中的余钱并不多甚至没有,他们即使有参与的意愿,也没有参与的能力。对于这一部分人,社会应给予关注,并及时提供帮助,从而将新农合政策真正实施到每一户农民家庭,避免因过于贫困而无法参与的情况发生。
另外,部分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是由于他们对于医疗保险的认识不够。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风险共担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较薄弱;许多农村居民对新农合不熟悉、不了解,也影响了其参与意识,特别是在缴纳参合基金时,表现得较为被动。
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