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声乐考试、比赛前的技术与心理准备.doc

上传者:琪官 2022-06-16 18:37:27上传 DOC文件 18 KB
浅谈声乐考试、比赛前的技术与心理准备
摘 要:本文从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角度入手,就如何做好声乐考试、比赛前的技术及心理准备、避免错误的舞台歌唱状态进行论述。
关键词:舞台表演;演唱技术;美声唱法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优秀的声乐工作者必然是一群能够经得起舞台考验的人。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世界级的歌剧大师,例如弗兰科·科莱里、普拉西多·多明戈、里欧·努奇等人,他们能够驾驭多种不同风格的舞台角色并完美演绎,他们的声音饱满而有力,在演唱过程中能够一直迸发出金属般的音色,最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到了暮年,他们依然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舞台演出,并没有因为年华老去而失掉原本的歌唱状态,是歌剧舞台上名副其实的常青树。他们能够做到这些,与掌握了能够持久歌唱的声音技术有着直接关系。而对于我们还在学****基本技术的声乐学生而言,且不说完成一场音乐会,能够较为规范、稳定地完成两三首声乐作品,也不见得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在台下、琴房看似能够按照自己的感觉较为自由地歌唱,等到了舞台上,才发现非常力不从心、难以掌控自己的声音及舞台表现。本人作为一名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将根据自己几年来参加声乐考试、比赛的经验以及跟随歌唱家学****时总结的心得体会,就如何做好声乐考试、比赛前的技术及心理准备展开论述。
一、舞台演唱的问题及误区
我在上合唱指挥课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指挥动作,声乐专业的同学普遍比钢琴和民乐专业的同学掌握得快,上台的表现也更为自然。经过思考,我认为这与声乐专业的表演特点有关。
对比其他专业,声乐专业的学生在上台表演时更加具有对象感,说得简单些,就是与观众面对面。这种面对面的情况,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表演者会得到一些倾诉的对象,促使他们努力将歌声传达给听众,有利于锻炼表演者的表现能力和心理素质。缺点在于,过度将声音向前方输送,非常容易使声音脱离原本的运行轨道,即腔体状态,从而丧失大部分的共鸣和音色。美声唱法所动用的几个共鸣腔当中,鼻腔是最不重要的,过度的靠前和走鼻会导致这样几种后果:1.声音从口腔直接扩散出去,肺泡内储存的气息也随之迅速流失。这也是很多学生演唱时气息不足、不能一口气完成一个大乐句的主要原因;2.喉部肌肉紧张:演唱时最难摆脱的就是喉咙、下巴和胸部肌肉的紧张、僵硬,而靠前的演唱无疑给这几个部位施加了很多负担,最终使歌唱越来越吃力;3.声音单薄、松散: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将声音位置挂在前面视为高位置和轻巧的途径,实则不然,唱歌说到底是声带在进行工作,忽略声带功能的加强而一味追求面部的位置,无疑是本末倒置。声带是在喉部肌肉的拉动下配合气流进行发音的,一旦拉力被分散到了别的地方,声带便会闭合不良,这就好比在一面鼓上凿了一个洞,紧绷的鼓皮就会松散下来,同理,声带松弛便会撒风漏气,使得音质和音量被气流所取代。这样的演唱对于男声声部尤为危险,因为女性的声带单薄、振动面积小,以假音演唱为主,适量的漏气不会带来太大的伤害,而男性声带普遍宽厚,演唱真声较多,需要较大的声带拉力来保持音质,一旦撒风漏气,声带就会受到气流的冲击与摩擦,好比用砂纸打磨一面光滑的墙壁。这样的演唱状态放到一首歌里,会使得嗓子越来越不舒适,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声带病变。4.演唱状态上提:有不少声乐理论中都讲到声音要以

浅谈声乐考试、比赛前的技术与心理准备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6848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

微信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