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doc

上传者:小雄 2022-06-07 09:56:31上传 DOC文件 87 KB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doc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卫生保障事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它 不仅可以实现农民就医的平等权利,而且可以提高卫生服务 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主要以贵州省三穗县为例,探讨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并提 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差距
1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
三穗县概况
三穗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主要 居住有苗、侗等14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形多为山区,加上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有五分。在边远的 山区,仍有大部分的乡村不通水电,能源使用和人畜饮水都 非常紧张,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也十分困难。全县总人口万 人,少数民族万人,占总人口的%。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少数 民族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单一的生产方式导致该县年人均 收入仅有1733元,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据调查,该县农村因 病致贫、返贫的约占贫困户总数3 0%-40%,每年的卫生事业
费总计600万元。
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
(1)基金筹集。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农民, 每人每年交纳10元钱,列为家庭帐户,作为农民在门诊就医 时的金额报销补偿。中央财政按参合人数,每人每年补助10 元钱(每年补助的标准可能不同,本文以XX年的数据为标 准),地方财政按参合人数,每人每年补助10元钱,把这30 元作为统筹基金,用于居民家庭帐户用完以后的医疗费用补 偿。
(2)补偿方式。
具体的补偿主要分为家庭账户(门诊)和统筹账户(住 院)o参合人员持本家庭合作医疗证在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 医疗费用在家庭账户内当场实行100%补偿。家庭账户用完 后即进入统筹账户,享受一定比例的补偿。农民家庭账户金 额未用完的可结存转入下半年使用,但不能作为下半年参合 资金。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
酬资难度大
(1)农民参与意识不强。
农民是否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了受支付能力的影
响外,还受到一些认识上的制约。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很多 农民都算着这样一笔帐:“我今年是否会得病?”,“补偿和 所交费用相比是否划算?”等等。这种淡薄的健康观念、共 济观念和风险观念使得许多人都存在侥幸的心理,所以有钱 也不愿参加合作医疗。其次,一些农民对交纳合作医疗费有 看法。他们认为,政府推行合作医疗向农民收费是变相增加 农民负担。
(2)筹资费用较高。
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比较落后,农民的文化水 平普遍较低。在偏远的乡村,大多数苗族和侗族同胞都不懂 汉语,所以他们看不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资料,甚至 连宣传员的讲解都听不懂,必须请会讲汉语的当地人翻译。 所以,在现行的上门筹资模式下,平均筹资10元钱要耗费1 兀钱左右O
定点医疗机构与合医管理机构自身存在问题
(1)定点医疗机构存在问题。
笔者发现,大多数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收费和服务不 太满意。许多农民认为,参加了合作医疗之后,就只能在定 点医疗机构看病,因为在其他医院就意味着得不到报销。而 同样一些小病,在定点医院的花销却是私人诊所的几倍乃至 几十倍。医生往往通过开贵药、多开药、要求病人作各种 检查,以此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0809292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