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ppt
上传者:xunlai783
2022-06-12 01:14:29上传
PPT文件
1.92 MB
第二单元
第4课
晨读新课启航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应用体验之旅
NO.1
NO.2
领悟学海览胜
NO.1
NO.2
积累写作点滴
NO.1
NO.2
NO.1
NO.2
李 白
1.是天声撼你,还是你撼天声?风无言,水无语,月色苍凉。斗酒可以诗百篇,可以玉笛飞声,可以长风几万里,为征夫吹送,思乡的梦。可谁明,玉阶的凄怨?谁知,秋气的冷寂?谁解,蜀道的艰难?黄河之水天上来,能冲开谁的愁结?举杯邀明月,明月也不及你的海量,千杯过后,明月已醉,光影迷乱,只在你的皮肤上,飘浮。对影成三人,一人长啸,一人横刀,一人舞剑,欲砍下满天的银霜。
2.轻舟在云上,飞天而舞,一手牵着月亮,一手提着太阳,如坐光芒的镜面,灵魂醉入苍穹。与天齐色,就有了梦游天姥,登上青云梯,泰山也矮,海也在脚下一片,蔚蓝。骑上风,敲响鼓,仙神也不过是原上的草,挤得密密麻麻。目光升起烟霞,折一片竹叶,也翠向远方,绿透黄土,晨光过处,万古逝如东水。一垛宫墙,怎会是你的世界?狼心的权贵,怎能折弯你顶天的,脊梁。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进京,他本想此行能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就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
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种体裁的诗歌,尤以古体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杜甫担忧,希望他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谕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杜甫也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还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1.古体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2.浪漫主义
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等特点。浪漫主义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句锻字炼,色彩瑰丽。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郭沫若、徐志摩等。
第4课
晨读新课启航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应用体验之旅
NO.1
NO.2
领悟学海览胜
NO.1
NO.2
积累写作点滴
NO.1
NO.2
NO.1
NO.2
李 白
1.是天声撼你,还是你撼天声?风无言,水无语,月色苍凉。斗酒可以诗百篇,可以玉笛飞声,可以长风几万里,为征夫吹送,思乡的梦。可谁明,玉阶的凄怨?谁知,秋气的冷寂?谁解,蜀道的艰难?黄河之水天上来,能冲开谁的愁结?举杯邀明月,明月也不及你的海量,千杯过后,明月已醉,光影迷乱,只在你的皮肤上,飘浮。对影成三人,一人长啸,一人横刀,一人舞剑,欲砍下满天的银霜。
2.轻舟在云上,飞天而舞,一手牵着月亮,一手提着太阳,如坐光芒的镜面,灵魂醉入苍穹。与天齐色,就有了梦游天姥,登上青云梯,泰山也矮,海也在脚下一片,蔚蓝。骑上风,敲响鼓,仙神也不过是原上的草,挤得密密麻麻。目光升起烟霞,折一片竹叶,也翠向远方,绿透黄土,晨光过处,万古逝如东水。一垛宫墙,怎会是你的世界?狼心的权贵,怎能折弯你顶天的,脊梁。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进京,他本想此行能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就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
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种体裁的诗歌,尤以古体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杜甫担忧,希望他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谕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杜甫也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还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1.古体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2.浪漫主义
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等特点。浪漫主义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句锻字炼,色彩瑰丽。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郭沫若、徐志摩等。
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