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利用生活化科学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doc

上传者:好用的文档 2022-06-08 21:34:45上传 DOC文件 17 KB
浅谈利用生活化科学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目标,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与他们生活较为密切的科学知识,让他们对什么是科学有一定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学****科学,使他们逐步掌握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科学实践活动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提高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指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做出猜测—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汇报等主要活动过程。本文浅谈一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实践探究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活实际;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0-0027-02
科学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以及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让学生逐步养成受益终生的发展学****能力。因此,教師不能仅仅进行知识点和科学概念的教学,更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充分讨论、实践探究,给学生自主学****的权利。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寻求证据得出结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兴趣,愿意参与探究实验。教师只有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科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喜欢科学实践探究活动、乐于参加科学实践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学好科学,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鼓励他们大胆提问,乐于探究
在生活中,学生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而学生对这些自然现象不能解释明白,所以对这些自然现象存在疑惑,在学生们去问自己的父母之后,有的父母可以运用相关知识为学生分析这些现象,帮助他们对这些现象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而有的父母因知识水平不高,则是以迷信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分析,父母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小则影响孩子一时,重则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贴近学生、关注学生,及时发现他们心中的疑惑,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相关信息,指导他们分析梳理资料,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主动探究,更好的掌握探究学****的方法,对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与思考,不让学生再受自己父母迷信的影响。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结合学生关心的问题来制定,调动起他们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例如,自然界中出现的月食现象,在中国古代科技落后,古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于是就有了“天狗吃月亮”的传说,相信许多老年人现在依然也是这样和孩子们解释的,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日食和月食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探究,鼓励学生多方收集资料,了解太阳、地球、月亮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知道什么是自转?什么是公转?什么是日食、月食?是怎么形成的?怎样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演示?从而激起学生对浩瀚宇宙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还有生活中常见的打雷下雨现象,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天气、声音、电、光、能量

浅谈利用生活化科学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23313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