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5.3.2命题。定理、证明.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6-16 16:28:50上传 DOC文件 88 KB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七年级学科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师
课题
5. 3. 2命题、定理、证明
课型
新授
教材 分析
节是在前面对几何结论已经有了一定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本章中所涉及的很多命题 在前几册中已由学生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学生了解这些结论,这里则开始引导学 生依据严格的步骤给出它们的证明。几何证明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最好载体,迄今为止 还没有其他课程能够替代几何的这种地位
学情
分析
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 关注学生的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几何证明中严格的逻辑要求使学生普遍认为几何太抽象,太难学,使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其次、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的主动钻研和创新精神,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惯于一 步一步模仿硬套,只重视结论,而忽视了结论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对证明方法的探索,经常能听到有学生说:我把 几何定理,公理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我拿到证明题却不知道怎么用!
教 学 目 标
掌握命题的概念,并能分清命题的组成部分.
经历判断命题真假的过程,对命题的真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主动思考的同时能够倾听他人意 见。
学点点析
教重难分
区分命题的题设与结论,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 策略 分析
对学生学****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知识入手, 让学生自己在某一种环境下不知不觉中运用旧知识的钥匙去打开新知识的大门,进入新知识的领域,从不同角 度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本节课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学****让学生亲历探索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课前
准备
教师
教学用具
学生
直尺,三角尺,练****本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1课时)
学节
教环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创设 情境, 引入 课题
一、 导入新课。
1、命题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命题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思考:回忆这两个命题是真命题 吗?我们怎么得来的?
归纳:基本事实:数学中有些 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 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 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基本事实) 公理.
归纳命题的含义
学会判断是 否为命题
学节
教环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索 新知
2、 (PPT展示5个命题)判断5 个命题的真假。
归纳:问题1中的(1) (4) (5) 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 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3、 真命题分类。
4、 证明的概念。
二、 自主探究,完成证明
例1、 命题1:在同一平面 内,如果一条直线垂直 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 条,那么它也垂直于另 一条.
先引导学生审题,了解题意,尝试根 据题意画出图形。提醒学生两条平行 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角之间的 关系、直线和角都要用字母或数字进 行合理标注。引导学生发现命题中

5.3.2命题。定理、证明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30789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