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
上传者:qingqihe
2022-07-21 11:56:39上传
PPT文件
5.36 MB
概 述
一、含义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二、性能特点
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第一页,共九十页。
三、适用范围
水湿证: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
四、现代药理
1.利尿作用
2.抗病原体作用
3.利胆保肝作用
第二页,共九十页。
五、配伍应用
1.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宜肺发汗药;
2.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3.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
4. 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5. 泄泻、痰饮、湿温、黄疽等,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配伍。
6. 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以提高疗效。
第三页,共九十页。
六、分类
1.利尿消肿药
2.利尿通淋药
3.利湿退黄药
七.使用注意
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第四页,共九十页。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一、性能特点
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二、适应证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第五页,共九十页。
茯 苓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
[性状特征]
茯苓类球或块形,皮薄棕糙湿皱纹,
剖面白粉或粒状,健脾渗湿又安神。
第六页,共九十页。
第七页,共九十页。
第八页,共九十页。
第九页,共九十页。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第十页,共九十页。
一、含义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二、性能特点
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第一页,共九十页。
三、适用范围
水湿证: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
四、现代药理
1.利尿作用
2.抗病原体作用
3.利胆保肝作用
第二页,共九十页。
五、配伍应用
1.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宜肺发汗药;
2.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
3.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
4. 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5. 泄泻、痰饮、湿温、黄疽等,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配伍。
6. 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以提高疗效。
第三页,共九十页。
六、分类
1.利尿消肿药
2.利尿通淋药
3.利湿退黄药
七.使用注意
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第四页,共九十页。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一、性能特点
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二、适应证
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第五页,共九十页。
茯 苓
[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
[性状特征]
茯苓类球或块形,皮薄棕糙湿皱纹,
剖面白粉或粒状,健脾渗湿又安神。
第六页,共九十页。
第七页,共九十页。
第八页,共九十页。
第九页,共九十页。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 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第十页,共九十页。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