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后训练强化卷 北师大版.doc

上传者:fy5186fy 2022-07-10 18:18:35上传 DOC文件 16 KB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后训练强化卷
基础·巩固·达标
1.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  )
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 
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 
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 
D.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
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理解。同时,本题也考查对“大一统”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大一统”的含义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统一领导,而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明确其是西汉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C
2.汉初采用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文治天下 B.经济贫困 C.人心思定 D.秦亡教训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初采用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认知,以及认识、区别事物主客观原因。四个选项中,A、D两项都是汉初统治者的认识和主张,属于主观原因;C项虽是当时社会的客观存在,但与休养生息政策联系不大,只有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3.文景之治是指(  )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
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重大历史现象的分析判断。题干中的“文景之治”,是一历史事件,题项给出四个解释以供选择。回归课本内容分析可知:A项在时间指代上不明,该事件与汉高祖无关,所以不是正确选项;C、D两项分别从社会状况和经济方面说明,说法不够全面,故不选,B项既指明了时间,又指明了概念的内涵,是唯一正确的说法,因此应选B项。
答案:B
4.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兴办于(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
解析:太学是汉武帝为推行儒学教育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答案:C
5.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解析:长安是西汉的政治、文化中心,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学说教育青年子弟。太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的学府。所以,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学****必须到当时的都城长安。
答案:A
6.下列各项中,与汉武帝无关的是(  )
A.颁行“推恩令”
B.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C.建立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D.平定七国之乱,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解析:“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平定的。
答案:D
7.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朝时获得进一步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  )
A.封建统治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B.中央政权彻底解除了诸侯的威胁
C.中央政权开始掌握地方的行政和财政大权
D.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开始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解析:汉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与秦朝相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主要表现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统治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故选A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后训练强化卷 北师大版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46465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