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doc

上传者:hdv678 2022-06-19 14:06:48上传 DOC文件 28 KB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学****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2、认识小数的学****过程。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难点:
  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充分利用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计算方法提倡多样化,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能力。
  课时安排:
  1、认识小数...................................................1课时
  2、小数比较大小.............................................2课时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主备人:袁欣欣
  教学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本第95,96页的例3以及例4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28+5=37-5=12-6
  (四人板演,其他学生练****在课堂本)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25650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