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在内蒙古电网中的使用展望.docx
上传者:科技星球
2022-07-21 14:59:46上传
DOCX文件
24 KB
微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在内蒙古电网中的使用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电网的描述分析具体讲解了微电网在内蒙古电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产生的效益以及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电网;效益;展望
一、微电网定义概念
微电网作为未来配电系统中重要的接入形式之一,其产生源于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是未来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问题的可行手段之一,在传统配电网向主动配电网、智能化配电网的过渡阶段中也将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最早就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电网互联而形成大电网。后来由于高可靠性负荷的需求,提出了微网的概念。为了便于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进行运行控制,需要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组网接入。
微电网是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结合终端用户电能质量管理和能量梯级利用所形成的模块化、分散式供电网络。由各种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负荷以
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组成的集合;具有并网运行和孤岛(自主)运行2种模式,并能相互切换;可同时为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微电网的系统容量一般在数kW至数MW之间,电压等级在400V到10kV的范围之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与主网有公共连接点。为了便于风光电源大规模的接入,微电网的电压等级及容量的边界也有较大的变化,国内外也出现了超过10kV以及百MW级的微电网。
二、微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微电网的运行规划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成本效益问题。微电网的主体产权、运营方式不同,其成本效益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且会涉及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并网与孤网运行、反送与弃风光、负荷和电源的灵活性资源应用等的权衡利弊的问题。一般认为微电网的特征包括:一组互连的电源和负载,通常与主网单点互连(pointofinterest,POI),在与主网断开连接后通过电源调度、负荷控制和/或需求侧响应实现区域内的源荷平衡。按照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微电网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
1)包含用户的公用微电网。这是一种最直接的纵向一体化商业模式,它的经济性取决于微电网内的各类可用资源向区域外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如微网中的医院、警局、杂货店等用户可以在大面积停电时继续提供服务。它的实际成本包括以下4个部分:微电网超额配置的资源成本;其网络运行的增量成本(与区域外的配电网络相比);微网控制器成本;额外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这种微电网的收益包括:高于基本情况的孤岛内负荷高可靠性服务收益以及孤岛负荷和更大范围内负荷的弹性应急服务收益。此类微电网可以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优化调动安排,可以给区域内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电服务(比如更高的供电可靠
性)。当处于孤网运行时(比如区域外的供电中断),还有余力为区域外的用户提供一定的服务,体现它的社会效益。
2)棕地项目的微电网。公用事业所属的绿地(未开发的地区)或棕地(以前被开发利用过的地区)微电网项目与围绕现有客户的其他公用事业项目类似,但是前者更难评估它的社会效益。棕地微电网项目可能当前只有少数客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足够空间容纳更多的客户。而且可以将微电网能够提供的一些服务能力,比如将更好的电能质量、更高的供电可靠性视为一种商品,推销给潜在的用户。由于微电网可能不会产生新的负荷,所以要么从另一个公用事业单位转移,要么为选址建设新设施。从长远分析来看,一个公用事业单位的收益会是另一个公
摘要:本文通过对微电网的描述分析具体讲解了微电网在内蒙古电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产生的效益以及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电网;效益;展望
一、微电网定义概念
微电网作为未来配电系统中重要的接入形式之一,其产生源于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是未来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问题的可行手段之一,在传统配电网向主动配电网、智能化配电网的过渡阶段中也将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最早就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按行政区域划分的电网互联而形成大电网。后来由于高可靠性负荷的需求,提出了微网的概念。为了便于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进行运行控制,需要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组网接入。
微电网是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结合终端用户电能质量管理和能量梯级利用所形成的模块化、分散式供电网络。由各种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负荷以
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组成的集合;具有并网运行和孤岛(自主)运行2种模式,并能相互切换;可同时为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微电网的系统容量一般在数kW至数MW之间,电压等级在400V到10kV的范围之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与主网有公共连接点。为了便于风光电源大规模的接入,微电网的电压等级及容量的边界也有较大的变化,国内外也出现了超过10kV以及百MW级的微电网。
二、微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
微电网的运行规划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成本效益问题。微电网的主体产权、运营方式不同,其成本效益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且会涉及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并网与孤网运行、反送与弃风光、负荷和电源的灵活性资源应用等的权衡利弊的问题。一般认为微电网的特征包括:一组互连的电源和负载,通常与主网单点互连(pointofinterest,POI),在与主网断开连接后通过电源调度、负荷控制和/或需求侧响应实现区域内的源荷平衡。按照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微电网大致划分为4种类型:
1)包含用户的公用微电网。这是一种最直接的纵向一体化商业模式,它的经济性取决于微电网内的各类可用资源向区域外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如微网中的医院、警局、杂货店等用户可以在大面积停电时继续提供服务。它的实际成本包括以下4个部分:微电网超额配置的资源成本;其网络运行的增量成本(与区域外的配电网络相比);微网控制器成本;额外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这种微电网的收益包括:高于基本情况的孤岛内负荷高可靠性服务收益以及孤岛负荷和更大范围内负荷的弹性应急服务收益。此类微电网可以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优化调动安排,可以给区域内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电服务(比如更高的供电可靠
性)。当处于孤网运行时(比如区域外的供电中断),还有余力为区域外的用户提供一定的服务,体现它的社会效益。
2)棕地项目的微电网。公用事业所属的绿地(未开发的地区)或棕地(以前被开发利用过的地区)微电网项目与围绕现有客户的其他公用事业项目类似,但是前者更难评估它的社会效益。棕地微电网项目可能当前只有少数客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足够空间容纳更多的客户。而且可以将微电网能够提供的一些服务能力,比如将更好的电能质量、更高的供电可靠性视为一种商品,推销给潜在的用户。由于微电网可能不会产生新的负荷,所以要么从另一个公用事业单位转移,要么为选址建设新设施。从长远分析来看,一个公用事业单位的收益会是另一个公
微电网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在内蒙古电网中的使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