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的应用.doc
上传者:刘备文库
2022-06-08 04:21:47上传
DOC文件
16 KB
浅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今城市中的建设发展、要求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在逐步的增加。高层的建筑物已经成为反映这所城市的繁荣度有多高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标志。本文主要是对混凝土的结构重要性、应用和建筑物设计等进行研究,怎样才能确保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6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17-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物的建筑功能、材料、结构的形成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高层的建筑物面积比较小,节省公共设备、设施投资,也能改变城市的面貌等繁荣度,业主和建筑师的创新技术使混凝土高层建筑发展得到高反的应用。
二、高层建筑的特点
1、建造高层建筑可以在相同的建设场地中,以较小的占地面积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可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的问题。设计精美的高层建筑还可以为城市增加景观。但过于密集的高层建筑也会对城市造成热岛效应或影响建筑物周边地域的采光,玻璃幕墙过多的高层建筑还可能造成光污染现象。
2、在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面积相同比值的情况下,建造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闲地面,将这些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并带来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
3、高层建筑的分析和设计比一般的多层建筑复杂得多,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是高层结构的控制因素。由于竖向交通和防火要求等都使得高层建筑造价较高、运行成本加大。
三、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出厂前的技术处理。为了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保证用泵输送的前提下,将625R硅酸盐水泥控制在450kg/m3。
2、适当参加一定的添加剂,控制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和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具有防水、膨胀、缓凝而一体,溶液中的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减少 20%左右,水灰比一般能够控制在 0.55 以下,初凝可延长 4 小时左右,对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和泵送混凝土对坍塌度的要求,经试验确定采用:625R硅酸盐水泥,其水:水泥:砂:碎石:复合剂=0.25:1:1.82:2.5:0.04。
4、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分工由监理单位安排人员跟班检查,并对每批原材料都做详细的记录。
5、采用确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浇灌混凝土同采用三班人员交叉流水作业的形式,分层次地采用跑道式的施工路线,一层一层向前推进,每层保证振动器跟上施工步伐,在施工最后一层混凝土时除了采用平板振动器外,还采取长4米的园条形振动器做一次压平处理,事后人工压浆收尾。
6、混凝土的保养。为了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采用了循环水系统降温的办法,保证进入口水温在 C25 度以下,出口水温在C58―C68 度以内,在水温超过 C70 时我们采用加快循环水量的办法,并在混凝土上部采用麻袋湿水保养的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今城市中的建设发展、要求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在逐步的增加。高层的建筑物已经成为反映这所城市的繁荣度有多高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标志。本文主要是对混凝土的结构重要性、应用和建筑物设计等进行研究,怎样才能确保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6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17-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物的建筑功能、材料、结构的形成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高层的建筑物面积比较小,节省公共设备、设施投资,也能改变城市的面貌等繁荣度,业主和建筑师的创新技术使混凝土高层建筑发展得到高反的应用。
二、高层建筑的特点
1、建造高层建筑可以在相同的建设场地中,以较小的占地面积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可部分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和地价高涨的问题。设计精美的高层建筑还可以为城市增加景观。但过于密集的高层建筑也会对城市造成热岛效应或影响建筑物周边地域的采光,玻璃幕墙过多的高层建筑还可能造成光污染现象。
2、在建筑面积与建设场地面积相同比值的情况下,建造高层建筑比多层建筑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闲地面,将这些地面用作绿化和休息场地,有利于美化环境,并带来更充足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效果。
3、高层建筑的分析和设计比一般的多层建筑复杂得多,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是高层结构的控制因素。由于竖向交通和防火要求等都使得高层建筑造价较高、运行成本加大。
三、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出厂前的技术处理。为了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保证用泵输送的前提下,将625R硅酸盐水泥控制在450kg/m3。
2、适当参加一定的添加剂,控制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和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具有防水、膨胀、缓凝而一体,溶液中的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减少 20%左右,水灰比一般能够控制在 0.55 以下,初凝可延长 4 小时左右,对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和泵送混凝土对坍塌度的要求,经试验确定采用:625R硅酸盐水泥,其水:水泥:砂:碎石:复合剂=0.25:1:1.82:2.5:0.04。
4、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分工由监理单位安排人员跟班检查,并对每批原材料都做详细的记录。
5、采用确实可行的施工工艺。浇灌混凝土同采用三班人员交叉流水作业的形式,分层次地采用跑道式的施工路线,一层一层向前推进,每层保证振动器跟上施工步伐,在施工最后一层混凝土时除了采用平板振动器外,还采取长4米的园条形振动器做一次压平处理,事后人工压浆收尾。
6、混凝土的保养。为了防止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产生的高温而烧坏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采用了循环水系统降温的办法,保证进入口水温在 C25 度以下,出口水温在C58―C68 度以内,在水温超过 C70 时我们采用加快循环水量的办法,并在混凝土上部采用麻袋湿水保养的办法,在施工过程中做到
浅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