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对,新版设计资质

本文介绍了我反对,新版设计资质,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等四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群内立马炸开了锅,很多设备专业的设计师对该意见稿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那么征求意见稿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大的争议呢?我们先来看看重点:


一个设计院要评甲级,乙级(为了满足接项目签合同投标等的硬性要求),是需要一定的注册人员的数量才可以,所以说为什么一直以来江湖传言有一种挂靠的说法,比如一个设计院想要维持甲级资质,但是本单位多半是没有足够数量的注册师(因为注册太难考了),那么就可能需要从外面聘用。


新企业资质悍然删除了企业资质对于设备类注册人员的需求!而仅对设备设计师的高级职称数量做出了要求。这确实是谜之操作。


考取注册师,几乎是每一位设计师的梦想,不管是用于什么。现在住建部这样搞,确实很打击人心。


同时部分设备师认为,一个建筑是很复杂的,需要各个专业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正常的使用,本次征求意见稿直接删除了设备注册师的需求,说是删除了他们的梦想也不为过。新版设计资质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三个专业的注册人员要求全部被删除,而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的注册人员要求保留,这是否涉及到一个专业间歧视问题。


万人血书反对征求意见稿已经在路上: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打印邮寄给住建部,信封请注明“资质标准征求意见”字样。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万般无奈,打扰您们了!


对于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中,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给排水、动力)、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人数大幅度减少,多数资质类别甚至取消,用职称替代。我们认为是行业的倒退,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持强烈反对意见!


意见如下: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四条要求: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作为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也是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工程设计的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除了极个别的资质外,几乎完全取消了给排水、暖通、电气的注册工程师要求,仅需职称证书即可。职称证书仅为专业技术资格,非执业资格。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四条。


第二、我国建立实施《 勘察设计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的管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提高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与水平。


诚然,《 勘察设计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实施以来,对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市场管理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设计的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除了极个别的资质外,几乎完全取消了给排水、暖通、电气的注册工程师要求,与《勘察设计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背道而驰,对于行业的发展无益。


以职称证书取代执业注册制度,完全没有约束性,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是枉顾历史的做法,涉嫌开倒车。


第三、目前我国还处在“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环境中,一是融入国际工程建设市场;二是我国专业人士走向世界,与国际通行的执业资格制度接轨;三是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化,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注册工程师至少对国家的规范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也对国际规范有一定的认知。


比如电气专业的设计规范,目前我国存在着两套标准,一套是国标体系,一套是国标化的IEC电气规范,对于绝大多数一线设计师和审图人员来说,国标规范相对熟悉,但是对于IEC规范可能设计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审图也从来不提意见,本身只了解自己,如何走出去?不是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吗?


我也参与过国际项目的设计,国外对于我们国家一些常规的做法和规范条文并不认可,这就需要广大设计师去进行学习了解和推广应用,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考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为在考试时包括了70余本国标和国标化的IEC规范,这对“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是大为裨益的。


《工程设计的标准(征求意见稿)》中除了极个别的资质外,几乎完全取消了给排水、暖通、电气的注册工程师要求,这完全打消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无疑变成闭关锁国。对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国家、行业的兴旺发展无益。


第四、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相关数据:


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3.7万起,亡1407人,伤798人,已统计直接财产损失36.75亿元,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占总数的34.6%。


2019年全国接报火灾23.3万起,亡1335人,伤837人,直接财产损失36亿元,有52%系电气原因引起。


2020年全国共接报火灾25.2万起,死亡1183人,受伤775人,直接财产损失40.09亿元,全年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共8.5万起,占总数的33.6%。


2021年1月-10月电气火灾致因的火灾占比依然最大,达到33.6%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我国每年触电死亡约8000人。


随着我国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居住的环境越来越高,用电设备、用电点、用水点越来越高。


一方面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用电上更为谨慎,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广大的设计师去把控,依法、依规去设计,做好防范,做好火灾的预防,另外一个方面是消,发生火灾了及时消灭火灾。


诚然,建筑和结构是一个建筑的主体,但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的我们当然必须确保建筑结构不倒塌,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


现在需要满足的是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照明、供电场景化应用,24小时热水、温湿度调整等舒适性要求,还有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火灾后疏散逃生、应急照明、防烟排烟、喷淋灭火等等。


对比一下每年因为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事故数据和火灾伤亡数据,《工程设计的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仅强调建筑、结构的注册工程师人数而取消水、暖、电的注册工程师人数,是否是枉顾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否过于激进?


第五、目前建筑市场上对于注册工程师的认可度要远远高于职称证书。


职称证书只能证明你毕业了多少年,可能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多久,并不能真实反应设计人员的真实水平。


目前各个省份职称证书的存量过于庞大,每年通过高级职称的人数在几千人,可通过认真、系统性学习考取注册工程师的人数,一个省份也就几百人,持有高级职称的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一定比注册工程师高,当然也不一定低,但是采用职称证书来取代注册人员的这一做法,对于注册工程师来说并不公平,而且会大大打消行业内设计师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又回到按资排辈的年代,开历史倒车。


注册考试要通过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和积累,一方面要深入学习不同的规范、标准、手册,另外一方面还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和现场,如今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考试出题越来越贴近工程实际,考试越来越灵活多变,已不是看看规范手册就能通过的时代,通过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考试对一个人是一种历练和深华。


反观职称证书的获取,只要毕业年限满足了,花几百块钱在各种期刊上代写代发两篇论文,填报资料中级职称就到手,有些高级职称也是代写代发几篇论文,或者转让一两个专利过来,职称就到手,至于论文写了什么,发明是什么,可能过了那个时间自己都不清楚。


以这种完全不相同的获取方式的职称证书来取代注册证书,个人觉得太过儿戏,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不负责任。


施工资质目前全面取消了职称要求,而采用建造师,为何勘察设计要背道而行,扭曲时代发展趋势。


第六、在国家的层面上是希望放开资质标准,让企业减负,焕发生命力,这是个非常好的初衷,可是注意现在的勘察设计市场,企业的资质并不低,可是并没有往一个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真正能给企业减负的并不是少配置几个注册工程师就可以的,相反,注册工程师的执业要求更高,更熟悉规范,也知道出现任何事故都有责任,因而在设计上对规范、节点、质量的把控上更加慎重,这对于企业的质量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也更能建立良好企业的信誉、资信、质量、口碑,继而更容易在市场中竞争,获得更好的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相信很多企业都在哭诉:企业的资质需求的注册工程师太多,企业负担不起!


这个锅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不背!


看看现在的建筑市场,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只愿意“割韭菜”,但凡设计人员超过35岁,各种约谈转岗,甚至求职时根本不考虑,因为这些企业觉得35岁以上的设计师存在很多的坏处:


1是薪资要求高;2是结婚成家了上有老下有小,难免有事需要请假,请假就耽误画图;3是在职场中奋斗了多年,难免有些“老油条”,难以管理;4是年纪大了,工作、家庭、小孩、老人都要兼顾,体力大不如年轻小孩,加个班也不容易号召。


基于这些原因,设计单位都更愿意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又便宜、又听话、涉世不深容易管理、没有家庭琐事效率高、底薪+年底提成空口套白狼的激励容易实现,免费加班任劳任怨。


好端端的企业变成了大学生的试验田,明明可以自己培养注册工程师,非要全国范围内找证书挂靠的,自己单位要考注册的设计师就各种安排任务,阻止其的发展。


这是一个行业乱象,应加以查处。


如果通过四库一平台去查询企业,很多企业拥有各项资质,但是里面的注册工程师却没有达到资质标准的要求,应采用软件每天上报人员配置不满足要求的企业名单,促使企业不再以“割韭菜”的方式祸乱建筑市场,完善用人机制,提高设计人员的薪资水平,在资质的基础上评价企业的资信、信誉、质量和口碑,让市场淘汰一批无良的劣质企业。


第七、上一条提到建筑市场用人的乱象,还有一个乱象便是低价中标,不正当、不健康竞争的乱象。


目前执行的勘察设计取费标准还是2002年版的《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经过蓬勃发展,经济水平已日新月异,而取费标准却依旧停留在2002年的水平,加之经过国家调控及疫情的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下滑,市场上的勘察设计企业狼多肉少,竞争加剧,促成了企业之间低价中标的乱象。


各企业为了取得项目,不择手段,以持平或低于成本价的设计费获取项目,因盈利困难,只能压榨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加剧了建筑业人员的频繁流动,也造成了企业非法外包,违法分包项目,继而使得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越来越差。


社会上不乏欠薪讨薪的设计人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企业也为了节省开支变成了空壳公司,倒卖设计资质,全国合作挂靠分院、分公司,不再配置设计资质所需要配备的勘察设计工程师,等到住建部门核查时找寻证书挂靠中介提供短期挂靠的勘察设计工程师以通过核查。


这样一方面造成企业自身的信誉、口碑越来越差,也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用职称证书取代注册暖通、注册供配电、注册给排水,名义上减了一部分空壳企业的负,但是并没有解决行业乱象,也没有治本。只能加剧更多的不正当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八、我国的勘察设计考试制度是非常公平的选拔性考试,在行业中的人员只要认真复习踏实工作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注册工程师,而职称证书的获取往往会变成腐败的温床。


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应该尽量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滋生腐败的机会,而采取更为合理公平的人员评价和选拔制度。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工程设计的标准(征求意见稿)》非常不合理,要真正促使行业的健康、良性、蓬勃、兴旺发展,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早日实施人员社保数据全国联网。


第二、实施新的行业取费标准,使设计取费也与时俱进。禁止不合理压缩设计周期,杜绝以压缩不合理的设计周期的资金奖励方式。


第三、建立健全用人机制,不得以35岁年龄作为一个企业招聘的限制性条件,持有勘察设计工程师证书的人员往往都在30岁以后,企业一边向国家主管部门哭诉资质太难以获取,人员成本太高,一边将有能力有条件的设计人员拒之门外,是造成如今这个乱象丛生的市场局面的原因之一,应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非企业怎么哭就怎么回应。


第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曾发布部分注册执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的对应关系,既然要大力使用职称证,则建议以考试的方式通过相关注册证书作为职称证书使用,不再通过工作年限的方式获取职称证书,注册证书均对应中级职称,则高级职称的获取以注册证书+工程项目业绩的方式获取。


第五、引导企业向健康方向发展,强调个人执业,勘察设计师所有专业在个人负责的设计文件上签字盖章,杜绝非本人设计的成果文件签本人署名盖章。


并在设计周期内将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权锁定在该项目上,不得同一时间承担两个及以上项目的签字盖章责任人员。减少房地产开发的复制粘贴式流水作业项目设计。


本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质专题●



关于举办《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解读及企业资质申报筹划及重组分立专题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文件,结合住建部近日下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等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的通知》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扩大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范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资质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体现,资质改革关乎行业全局发展。在资质新政大改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的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好的实现平稳过渡?为了帮助建筑企业及时、准确了解住建部最新发布的有关资质管理的政策变化及相关要求,为了使企业准确了解最新发布的各项资质“新标准”修订变化,使企业正确理解、提前做好资质维护、申报和发展规划,降低风险,提高申报的成功率,促进建筑业企业资质创新发展。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定于2022年3月南京、4月杭州、青岛举办《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解读及企业资质申报筹划及重组分立专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解读

1.《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解析

2.《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解析

3.《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解析

4.《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解析

(二)关于资质管理改革方案深度解读

1.解析《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六个方面具体改革举措。

2.解析《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建筑业企业资质发展规划及建议。

(三)深度解析最新《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出台后,对于建筑业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1.根据最新《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分析新旧资质标准的差异,重点解析施工综合资质标准要求。

2.针对施工企业资质由三级调整为二级,调整后拥有三级资质的企业如何应对改革措施讲解。

3.关于开展《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权限下放试点通知》解析及下放后对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的利弊及要求。

4.在本轮资质新政大改背景下,研判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政策改革走向及各级企业应对方案。帮助企业正确理解政策,提前做好相关资质的规划。

(四)关于资质新规实施前过渡期相关事项讲解

(五)住建部近年来资质政策调整及简化考核指标情况梳理分析

(六)放宽准入限制、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改革举措讲解

(七)结合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解读设计、施工资质互认热点

(八)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政策解读以及现场核查要点解析

(九)关于四库一平台讲解

1.新改版“四库一平台”建筑业企业库、人员库、业绩库和诚信库等信息系统的操作指导、重要指标的填写、考核要点及注意事项等;

2.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工程项目信息入库管理工作通知解析;

3.四库一平台企业自行补录的业绩统一定为D级;

4.如何围绕企业资质升级工作需要做好企业业绩入库;

5.新形势建筑业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外省市备案申报流程及系统填报要求。

(十)结合案例剖析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过程中常见问题和高频出错点,提高资质申报通过率

(十一)形势下建筑业企业资质重组、合并、分立具体操作讲解

1.关于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申请重组、分立、合并具体考核指标讲解。

2.具备多个特级资质的企业在特级资质、一级资质平移到下属子公司间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提前规避风险。

2.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重组、分立、合并、改制、重新核定资质流程讲解及具体材料要求解析。

(十二)公路资质审查要点解析

(十三)企业如何规避动态核查注意事项及所面临的问题

(十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技巧及审查要点

1.电子化申报条件下《资质申请表》、资质申报系统的填写及附件材料编制要点;

2.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审批流程;

3.施工总承包特级及对应行业设计甲级资质申报材料编制要求及考核要点详解。

4.申请建筑行业、市政行业及相应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相关资料要求解析。

(十五)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交流答疑                                              

二、培训对象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行业协会领导及建筑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负责资质主管及相关专员等。


三、培训时间、地点

1.2022年03月25日-27日   南京市

2.2022年04月15日-17日   杭州市

3.2022年04月22日-24日   青岛市


四、培训费用

收费标准:2800元/人

(费用含会务费、场地费、资料费、税费)等,会议期间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如遇各地疫情防控紧张以上课程调整为线上课程。


六、交费方式:银行汇款或转账

账户名称:北京中建政研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西四支行

账    号:11001007200053004308

【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涛

电  话:13552687325(同微信)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一扫周主任:13552687325


全流程协助企业资质升级、资质申诉、资质转让、资质分立、吸收合并、重新核定、全国范围内收购公路一级、市政一级、建筑一级,有资源的朋友们欢迎推荐!


全国资质交流群,新政解读,资质资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

这篇关于我反对,新版设计资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