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曙光
2022016
战火与曙光
1947 年,战火已经熄灭,欧洲一片狼藉。
几年前,马蒂斯( Henri Matisse )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肠道疾病。经过两次手术,他活了下来,但由于并发症,其身体再也没有恢复到以前——他变得虚弱,不能长时间站立在画布跟前,多数时候只得与轮椅为伴。
马蒂斯
为了调养身体,也为了摆脱人类互戕后遗留下来的残败景观,78 岁的马蒂斯移居旺斯。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年手术时精心照顾自己的护士莫妮克( Monique Bourgeois )。只是,此时的莫妮克,已不再是医务人员,而是接受了神职的修女雅克( Jacques Marie )。
这位退役士兵的女儿,家教近乎苛刻。她被严格限制阅读,从未化过妆,也没有得到过母亲的认可,更为伤感的是,家人口中的“你很丑陋”等刺耳词语,伴随其整个成长期。马蒂斯读出了莫妮克的自卑与失落,他在画中尽力展现她的美,帮她建立信心,两人渐渐成为了朋友。
马蒂斯画笔下的莫妮克与修女雅克
多年后,相遇旺斯,已经更名的雅克,平淡了许多。
她告诉马蒂斯,修道院缺少教堂,希望能够得到帮助。马蒂斯没有犹豫。他将住所安置在修道院对面,倾尽全力,完成了其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玫瑰小教堂( Chapelle du Rosaire de Vence )。后来,人们因马蒂斯前来,并习惯称它为马蒂斯小教堂。
马蒂斯小教堂
马蒂斯小教堂顶部
步入教堂,使人惊讶——这里展现的,不仅是宗教的庄严与神圣,更是战争年代极为珍贵的曙光与希望。
马蒂斯经历过两次异常残酷的世界大战,期间,他的女儿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纳粹带走关进了集中营,他的学生更是被残忍杀害。目睹并感受过伤痛的马蒂斯,不想强化人们对死亡与离别的恐惧,他更愿意描绘人们向往已久的宁静和生命的灿烂,以此给人向上的希望。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这是一次艰难的创作。
因为视力问题,马蒂斯只能用一支长长的竹竿碳笔画草稿;因为身体问题,他多数时候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凳子上涂涂写写。不过,年迈的马蒂斯还是交出了简洁精彩的动人方案。
创作中的马蒂斯
教堂中的马蒂斯
我们所能看到的美好细节,均是由马蒂斯设计完成——
小教堂顶部的蓝白瓦片,与蓝天白云相接,数个弯月,高高升起,似是象征着白天与黑夜的自然交替;内部边角处的小型装饰,也是蓝白色,与瓦片点缀呼应;室内一扇白色木门,被马蒂斯以剪纸的形式,制作成了镂空状,十分有趣。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六套牧师衣服,它们色彩鲜明,少了几分距离感,多的是彩色气息。
瓷砖
弯月
镂空的门
牧师衣服
最能够使人感受到安宁的,还是那彩色玻璃窗。
马蒂斯共设计了三组玻璃,它们造型不同,全部只有三种颜色:黄色、绿色和蓝色。每当太阳升起,阳光便成为了画笔,随着角度变化,它透过玻璃窗将三种生机勃勃的颜色洒在不同的物体上,塑造着不同的画面。
马蒂斯把这些“枝叶”称为生命之树,当生命之树在小教堂内游走,所有一切,也便有了生命。
玻璃窗及祭台
彩色玻璃窗
毫无疑问,马蒂斯是珍视并热爱生命的。
走进手术室的那一年,战火还未停息,他真诚地祈祷道:希望可以再多画几年。走出手术室后,马蒂斯的画笔并没有沾染灰色,他依然乐此不疲地进行创作,画出色彩,如孩童般剪纸,享受着最后的时光。
生命之树
1951 年,小教堂对公众开放。
人们纷纷前来,感受生命之树的轮廓与温度。对于生命的真相,每个人各有答案,不尽相同。但对马蒂斯来说,生命或许就是油画布或玻璃上的色彩,它应被尊重,也应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灿烂颜色,无论何时。
你还可以看:神秘的画,和女人 | 延长春天
▼▼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艺术书籍
▼▼
这篇关于马蒂斯:曙光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