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抑制新冠病毒能力靠前的“千金藤素”炒作太疯狂!千金药业没有千金藤素?公司澄清关联,业内人士称用于抑制新冠病毒尚靠待时日

本文介绍了号称抑制新冠病毒能力靠前的“千金藤素”炒作太疯狂!千金药业没有千金藤素?公司澄清关联,业内人士称用于抑制新冠病毒尚靠待时日,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5月16日,千金藤素概念股开盘走强,其中北交所个股生物谷(833266)连续两日涨停,步长制药(603858)、千金药业(600479)、方盛制药(603998)、华北制药(600812)、大理药业(603963)涨停, 云南白药(000538)涨超8%。

消息面上,我国科学家近日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根据专利说明书,10u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目前还未进行临床试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千金藤素距离作为新冠药物上市还很远,投资者要注意炒作风险。

千金藤素相关专利发明人童贻刚在一场直播中表示,没想到宣传千金藤素导致一些股票价格上涨,和团队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也都是身外之物,不会去考虑。

01

“千金藤素具有抗新冠效果”刷屏,带火相关概念股及中药材

据北京商报报道,5月16日,千金藤素概念股开盘走强。截至16日收盘,步长制药、千金药业、方盛制药、华北制药、大理药业涨停。

让资本狂欢的背后是一则千金藤素具有抗新冠效果的消息。消息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说明书显示,10u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

童贻刚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对一万五千多倍的数字进行了解释。他表示,通俗地讲,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如果有15393个病毒,在用10微摩尔/升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也就是说,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

北京化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童贻刚进一步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赵金存教授和石正丽教授团队用新冠病毒对千金藤素的抗新冠病毒效果进行了验证,确认了该药物的抗新冠病毒效果。实验发现,低浓度千金藤素仍然对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浓度为12.5 μM和6.25 μM的千金藤素对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的抑制率接近100%。

值得注意的是,爆火的除了相关股票,还有中药材千金藤。据财联社报道,近期千金藤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市场价格从10元每公斤涨至25元每公斤以上,部分药商报价更是高达65元/公斤。

广西灵山冬林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千金藤种苗价格从每斤十几元涨到了160元以上,部分小公司报价甚至达到二三百元。”

02

千金药业没有千金藤素,多公司回应

股价大涨背后的原因多是投资者关注到这些企业拥有千金藤素相关产品、技术或合作。令人最为诧异的是千金药业,该公司并没有千金藤素相关业务,上涨的原因是企业名称中有“千金”二字。

16日晚,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没有生产或销售千金藤素。

  • 千金药业:公司没有千金藤素的生产及销售

千金药业公告称,公司没有千金藤素的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妇科千金片中主要成分黄藤素是干燥藤茎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千金藤素是从防己科植物头花千金藤、地不容中分离提取的双节基异喹啉生物碱。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在化学结构、药理作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图源:千金药业公告

步长制药、华北制药、阿拉丁、大理药业等企业也发布公告,或澄清没有相关产品,或表示公司拥有的“千金藤素”产品销售额很小。

“这个事情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对于这场由千金藤素带来的二级市场狂欢,5月16日下午,千金藤素相关专利发明人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在一场直播中强调,千金藤素的报道在两年多之前就有了,当时没收到什么反应,没有想到这次专利的报道引发那么大的关注,可能与当前疫情形势有关,这是一种巧合,导致有些股票上涨更是没有想到。

  • 华北制药:公司未开展千金藤素技术合作,亦没有千金藤素相关产品

华北制药公告称,目前,公司未与相关专家团队开展千金藤素技术合作,公司也没有千金藤素相关产品。

  • 步长制药:公司目前无千金藤素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据步长制药公告,经核查,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原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拥有“一种盐酸千金藤素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司目前无千金藤素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阿拉丁:2021年“千金藤素”销售额为1万元,目前销量较往年相比未发生明显重大变化

阿拉丁(688179)公告,近期有媒体报道关于“千金藤素”热点概念,2021年公司产品“千金藤素”的销售额合计为10220.95元,目前该产品的销量较往年相比未发生明显重大变化。公司提供的科研试剂是为科研活动服务,具有小批量、多规格的特点,该产品存量较小,公司的产品规格大多是克、毫克级别,供具有研发需求的各领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研发使用,不是工业原料。单一产品销售额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很小。

大理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表示,公司没有生产千金藤素(片)等类似产品。

对此,有股民在股吧表示“没有千金藤,为什么要叫千金药业”“说你有你就有”。

图源:东方财富股吧

  • 生物谷:公司具备生产千金藤素片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2004年后未再继续生产

生物谷发布异动公告,公司于2002年11月16日取得千金藤素片的注册批件,并于2004年4月生产销售。因公司专注于灯盏花系列产品,2004年后未再继续生产千金藤素片。公司具备生产千金藤素片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且2020年4月28日获得该药品再注册件,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25年。由于近两年未生产销售该产品,恢复生产时,需向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现场检查申请,经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审核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 盘龙药业:公司已具备提取千金藤素的相关技术储备

5月16日,盘龙药业在回应投资者提问,千金藤素主要来源于防己科植物地不容等,是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目前从地不容中提取千金藤素常用的醇提、酸溶醇沉、柱层析、结晶等工艺为中药常用提取纯化技术,公司已有相关技术储备。

03

千金藤素到底是什么?

根据千金药业公告,千金藤素是从防己科植物头花千金藤、地不容中分离提取的双节基异喹啉生物碱。

国家药监局数据库资料显示,国内有四家公司拥有千金藤素片的批文,分别为沈阳管城制药、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和云南生物谷(13.510, 0.63, 4.89%)药业,批准日期在2020年4月至7月之间,规格均为每片重0.05g(含千金藤素20mg)。

千金藤素片国内有四个批文

公开资料显示,千金藤素,为白细胞增生药,能促进骨髓组织增生,从而升高白细胞。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可使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动物实验发现,可明显预防丝裂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但不抑制丝裂霉素的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促进骨髓组织增生,从而产生升高白细胞作用。用于因肿瘤化疗、放疗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在5月16日下午的直播中,童贻刚谈及千金藤素的毒性问题时提到,该药用于抗新冠病毒研究属于老药新用,因为已经在临床有很好的使用,毒性不会成为未来该药研发上的一个障碍。

04

千金藤素是抗新冠药物?

根据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官网公布的说明资料,童贻刚团队的发明专利名称为“穿山甲冠状病毒xCoV及其应用和药物抗冠状病毒感染的应用”。从名称来看,这项专利与抗新冠似乎并不相关,为什么会与新冠治疗药物联系起来?

这可以从专利说明书找到答案。

专利说明书部分内容

专利说明书显示,发明人从海关查获的死亡穿山甲中分离并培养出一株新的冠状病毒xCoV,称为穿山甲冠状病毒xCoV,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同源性达92.5%,是迄今为止成功分离培养的与后者同源性最高的病毒,但该病毒不感染人,对人是非常安全的,可用于抗新冠病毒的药物筛选与评价、疫苗筛选与评价、减毒及灭活疫苗的制备。基于该筛选模型,选出了千金藤素等抗新冠病毒的活性药物。

不直接使用新冠病毒,而使用S蛋白高度同源的病毒来筛选抗新冠药物,这种方法是否会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这个质疑,童贻刚在5月16日下午的直播中解释称,使用与某种病毒类似的病毒去做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是病毒学研究的通用的做法,如研究艾滋病毒,研究者往往会用猴子的艾滋病毒去做,这种病毒对人非常安全,“尤其是对于一个高致病性的病毒的话,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去拿高致病性的病毒去做实验。”

根据科技日报早前报道,童贻刚团队于2020年2月最早原创发现千金藤素具有超强抗新冠病毒活性,同年3月发表的相关论文。关于“15393倍”这个数据,童贻刚解释,不用千金藤素药物时如果有15393个病毒,在用10微摩尔/升千金藤素药物的情况下,病毒数将只有1个,即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

对于千金藤素的抗新冠能力,并非只是童贻刚团队的一家之言。科技日报的报道中提到,美国学者此前也在《科学》发表论文证实,千金藤素的数据在其研究的26种药物中数据亮眼,而且优于已经获批上市的瑞德西韦和帕罗韦德。

05

业内人士:千金藤素目前仅为体外实验,距离一款新药诞生尚需“过关斩将”

面对反复的疫情,人们都期盼新冠特效药的出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千金藤素目前还算不上一款成药。

据北京商报报道,业内人士分析称,10uM(微摩尔/升)的千金藤素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倍数为15393倍这一数据仅是体外实验的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距离一款新药的诞生仍有较长的一段距离。一位抗病毒企业负责人表示,“千金藤素”目前只能称为在研化合物,到成药还要做动物实验包括药理、毒理、药物代谢等临床前研究,然后再上I、II、Ⅲ期临床试验。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药研发是个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根据药物研发流程,目前这个发明距离新药还很遥远,是否能成药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最终还需经过安全性、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环节的考验。

据界面新闻报道,实际上与此前引发舆论关注的双黄连口服液、阿比多尔+达芦那韦组合等老药类似的是,童贻刚团队目前针对千金藤素也只做了细胞水平的体外实验。

原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副教授张洪涛表示,“抑制病毒复制15393倍”这一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没那么重要,因为在体外,例如使用酒精同样也可以使病毒减少上万倍。

来源:《商学院》杂志综合自界面新闻、北京商报、财联社、科技日报、澎湃新闻



读者 | 合作 | 爆料

请加商学院小助手

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重大利好!事关房贷!央行宣布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4%!30年期50万贷款利息可节省2万


智库研报 | 流量见顶?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获取下沉市场用户?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8513373688,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8513373688。)


获取商界新鲜资讯、聆听大佬领导“心经”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

这篇关于号称抑制新冠病毒能力靠前的“千金藤素”炒作太疯狂!千金药业没有千金藤素?公司澄清关联,业内人士称用于抑制新冠病毒尚靠待时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