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求疵录(二则)

《《水浒》求疵录(二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浒》求疵录(二则)(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水浒求疵录(二则)钱广英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之“病”“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分别是水浒传中杨雄、 孙立和薛永的绰号,然而,由于作者学识的局限,对这三个绰号里的 “病”字理解有误,留下瑕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写杨雄出场:“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 黄,以此人都称他为病关索杨雄。”关索是传说中关公的长子,七岁 的时候,元宵节赏灯,不慎走失,被索员外捡去,养到九岁,送给班 石洞花岳先生,学习武艺,因兼三姓,取名“花关索”。关公认关索 后说:“吾有此子,如虎添翼矣!何愁汉室不中兴乎? ”(按:查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均无此记载)。余嘉锡先生考证认为,“宋人之以 关索为名号者,凡十余人,不惟有男且有
2、女矣。其不可考者,尚当有 之。盖凡绰号皆取之街谈巷语,此必宋时民间盛传关索之武勇,为武 夫健儿所钦慕,故纷纷取以为号。"(宋江三十六人考实)水浒传的作者对“病关索”之“病”理解有误, 以为是疾病之 “病”,故云“面貌微黄”。无独有偶,在小说第三十七回这样写道 “小人祖贯河南洛阳人氏,姓薛,名永,祖父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 官,为因恶了同僚,不得开用,子孙靠使枪棒卖药度日,江湖但呼小 人病大虫薛永。” “病尉迟”是孙立的浑名。尉迟,指尉迟敬德,乃 隋唐名将,使竹节钢鞭,以勇武著称,后人将他作为门神,孙立武艺 高强,也使用竹节钢鞭,水浒传在介绍他时也说孙立面色微黄,显然也是将“病”字理解为
3、疾病之“病” 了。其实,这里的“病”字为宋时习用之词, 是“比得上” “赛过”的 意思。杨雄的绰号在宣和遗事和元杂剧诚斋乐府均作“赛关 索”。龚圣与宋江三十六赞亦作“赛关索”,赞日“关索之雄, 超之亦贤,能持义勇,自命何全。”水浒传中的“病尉迟孙立"、“病大虫薛永”之“病”亦当作 如是解。孙立勇武如尉迟敬德,薛永凶悍如猛虎,何其形象生动!水 浒传作者不察而以为疾病之“病”,损害了英雄的形象,惜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理由不充分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里这 样写道: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众人有叩齿的,齐道: “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