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实例分析摘要:结合建筑工程实例,笔者介绍了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设计参数的选取、结构的细部设计、构造措施、控制性参数以及施工图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1 工程概况某建筑,东西长56.14m,南北长19.4m,带一层的地下室。在轴线15-16之间设置抗震缝,并将结构分成双塔形式。主体建筑为18层,高度为54m。建筑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主体结构的嵌固端,上部结构采用的是剪力墙结构。上部主体结构采用SATWE 软件计算,考虑耦连效应和双向地震作用。2基本设计参数(1) 风荷载、雪
2、荷载、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基本风压: 0. 30kN/m2,地面粗糙度为 B 类;基本雪压: 不考虑;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10g;建筑场地类别: 类。(2)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根据地勘报告,该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0.35 s。场地土属中硬土,场地类别为类建筑场地,处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抗震设防烈度: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 10g;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3结构细部的处理3. 1 结构布置时需遵循的一般原
3、则(1) 尽量减少一字型剪力墙,如果出现一字型剪力墙则尽量布置在结构平面的对称轴上;且如有条件在一字墙端部加上端柱。一字墙尽量作成长肢。在转角位置尽量不设一字墙。布梁时,尽量支撑在一字墙端部。(2) 墙肢与墙肢最好能通过梁连成一个连续的传力体系,而不要打断; 且最好在墙肢上都能拉梁,有利于墙体的稳定和有效传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墙最好要对齐。(3) 转角窗位置处的地下室剪力墙,如有条件应尽量连接起来,可以减少对筏板的冲切影响。(4) 根据结构刚心和重心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力求做到结构刚心和重心基本重合。在调整剪力墙的刚度时,应首先考虑外墙( 因为速度最快) ; 其次是平面内部的墙体
4、; 再次是连接外墙的梁截面尺寸。增减剪力墙时,应该考虑到刚心与重心应力求重合,保证在墙体位置或截面调整后,结构的刚心和重心位置仍然接近,避免二者相距太远造成扭转效应过大。例如: 建筑平面为对称平面时,墙体可以成对增减。(5) 最好不要在连梁上搁置荷载较大的梁。3. 2 结构布置时对构造措施的考虑(1) 防震缝的宽度。高规JGJ32010第 4. 3. 10 条取为 150 mm( 实际计算 113 mm)。地下室顶板防震缝处的处理: 本次设计是采用的双柱双轴线。(2) 地下室顶板若不考虑作为嵌固端,最小板厚不得小于 160 mm; 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则最小板厚不得小于 180 mm。本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