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十六章第三节胆道疾病

上传者:9****8 2022-07-19 09:27:00上传 PPT文件 5.18MB
第十六章第三节胆道疾病_第1页 第十六章第三节胆道疾病_第2页 第十六章第三节胆道疾病_第3页

《第十六章第三节胆道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第三节胆道疾病(8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十六章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三节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掌握掌握常见胆道疾病的临床特征常见胆道疾病的临床特征T管引流的护理管引流的护理熟悉熟悉胆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胆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了解了解胆道的解剖生理胆道的解剖生理胆道疾病包括胆道疾病包括胆石病胆石病、胆道感染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以及胆道的以及胆道的肿瘤和畸形肿瘤和畸形等,而以前两者多见。等,而以前两者多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为严重,而且病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为严重,而且病死率较高。率较高。各种胆道疾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各种胆道疾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胆道感染胆道感染胆石病胆

2、石病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感染;感染;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胆道感染、胆石病。胆道感染、胆石病。 概述:解剖生理:胆道系统胆道系统:肝内、肝外:肝内、肝外胆管、胆囊、胆管、胆囊、OddiOddi括约肌括约肌。肝内胆管肝内胆管起于毛细胆管;起于毛细胆管;肝外胆管肝外胆管包括肝外左右肝包括肝外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总管。Vater(乏特)壶腹(乏特)壶腹胆胆总管与胰管汇合而成的共同通总管与胰管汇合而成的共同通道,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使道,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使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乳头。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括约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乳头乳

3、头出口处附近,环绕包括出口处附近,环绕包括Vater壶腹、胆总管和胰管的壶腹、胆总管和胰管的末端的括约肌。末端的括约肌。作用作用:控制和调节胆汁和胰液:控制和调节胆汁和胰液的排放,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的排放,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胆管胆管:输送输送胆汁胆汁(8001200ml/天)至胆囊和十二指肠。天)至胆囊和十二指肠。胆囊胆囊: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胆囊容积胆囊容积4060ml,24小时内接纳胆汁约小时内接纳胆汁约500ml,浓缩,浓缩510倍倍)分泌粘液,分泌粘液,20ml/天,保护润滑胆囊黏膜。天,保护润滑胆囊黏膜。 乳化脂肪;乳化脂肪; 协助脂

4、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和内毒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和内毒素形成;素形成; 刺激小肠和结肠蠕动;刺激小肠和结肠蠕动; 中和胃酸。中和胃酸。胆石病定义:定义:胆石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胆石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道)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道)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胆石病在我国是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胆石病在我国是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女性比男性多见。率增高,女性比男性多见。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胆管结石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胆管结石高。病因及发病机制:胆道感染胆道感染:胆汁淤滞、细菌或寄生虫入侵胆道胆汁淤滞、细菌或寄生虫入侵胆道胆道

5、感染胆道感染胆汁内大肠杆菌产生胆汁内大肠杆菌产生-葡萄糖醛酸酶葡萄糖醛酸酶可溶性可溶性结合胆红素水解结合胆红素水解非水溶性非水溶性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 + 钙钙胆红素钙(沉淀形成胆红素钙(沉淀形成胆色素胆色素结石)结石)代谢异常代谢异常:胆汁内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盐、卵磷脂;胆汁内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盐、卵磷脂;正常状态下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呈微正常状态下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呈微胶粒溶解状态;胶粒溶解状态;当胆固醇代谢失调时,胆汁内当胆固醇代谢失调时,胆汁内胆固醇浓度胆固醇浓度、胆盐胆盐,三种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呈过,三种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沉淀而析出结晶(饱和状态,

6、沉淀而析出结晶(胆固醇胆固醇结石)结石)。胆管异物胆管异物:虫卵或成虫尸体、手术线结、反流的食物残渣虫卵或成虫尸体、手术线结、反流的食物残渣等,作为核心形成结石。等,作为核心形成结石。胆道梗阻胆道梗阻:胆汁淤滞,胆色素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非结合胆汁淤滞,胆色素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非结合胆红素;胆红素;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结石种类:按胆石的成分可分为按胆石的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素结石和和混合性结石混合性结石3种。种。考点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以:以胆固醇胆固醇为主要

7、成分为主要成分成因成因:由于饮食、代谢因素,胆汁中胆固醇呈过由于饮食、代谢因素,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因而发生沉淀和结晶;胆囊收缩功能饱和状态,因而发生沉淀和结晶;胆囊收缩功能紊乱,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是重要病因。紊乱,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是重要病因。特点特点:色色灰黄灰黄,表面,表面光滑光滑,质,质硬硬,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可呈多面体、球形或椭圆形;可呈多面体、球形或椭圆形;切面呈切面呈放射状放射状排列纹路;排列纹路;X线检查多线检查多不显影。不显影。考点胆色素结石胆色素结石:以以胆红素胆红素为主为主成因成因: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滞等: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滞等有关。有关。特

8、点特点:色色棕褐棕褐或或棕黑棕黑,大小不一;,大小不一;可为粒状或长条状,可为粒状或长条状,质软易碎质软易碎;松软不成形者称为松软不成形者称为泥沙样结石泥沙样结石;剖面剖面呈层状呈层状,可有或无核心;,可有或无核心;X线检查常线检查常不显影不显影;混合性结石混合性结石组成组成: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特点特点:呈现不同性状和颜色;呈现不同性状和颜色;切面呈切面呈多层状多层状或或中心放射状,外周层状中心放射状,外周层状; 含钙较多,含钙较多,X X线检查线检查可显影。可显影。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分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分胆囊结石胆囊结石、肝外胆肝外胆管结石管结石和和肝内胆管结石肝

9、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病人约占全部胆石病人的胆囊结石病人约占全部胆石病人的50%左左右,多为右,多为胆固醇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合性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大多数是肝外胆管结石大多数是胆色素胆色素结石或以胆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急性胆囊炎定义定义: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80%伴伴有胆囊结石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因病因:梗阻梗阻结石梗阻导致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结石梗阻导致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

10、炎症。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化学刺激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所致。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所致。急性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主要与饮食习惯的改急性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主要与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女变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女性,女:男为性,女:男为2 2:1 1。病理类型分病理类型分3型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炎症初期,病变局限于粘:炎症初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仅有充血、水肿和渗出;膜层,仅有充血、水肿和渗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扩散到胆囊全层,白:炎症扩散到胆囊全层,

11、白细胞弥漫性浸润,粘膜有散在的坏死和溃疡,细胞弥漫性浸润,粘膜有散在的坏死和溃疡,胆汁呈脓性,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胆汁呈脓性,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变进一步加重,胆囊内:病变进一步加重,胆囊内压力持续增高,压迫囊壁致血运障碍,引起胆压力持续增高,压迫囊壁致血运障碍,引起胆囊壁坏死、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囊壁坏死、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使胆囊壁纤维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使胆囊壁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胆囊萎缩,形成化,结缔组织增生,胆囊萎缩,形成慢慢性胆囊炎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或称急性重症胆管炎(或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121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