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肌肉形态

《实验五 肌肉形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 肌肉形态(6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活体观察触摸骨性标志 :下颌角 乳突肩峰 肩胛骨下角 锁骨 尺骨茎突 桡骨茎突 一、目的与要求一、目的与要求 要求观察一些主要肌,通过观察来了解肌的形状,一般结构、作用和辅助装置,并联系人类直立、语言和劳动等特点,了解人类肌的特点。 通过观察了解肌的形状,一般结构、作用和辅助装置. 观察一些主要肌 1、肌的形状和结构 观察点:1)几种肌的形状和结构特征:缝匠肌、胸锁乳突肌、腹外斜肌、斜方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二腹肌、腓肠肌、肱二头肌等。 想一想,各属于哪一种形状的肌? 、 1)、筋膜 :可见筋膜明显分为浅筋膜及深筋膜两层。 (1)浅筋膜 位于皮肤真皮下面,包被整个身体,所以又称皮下筋膜,即通
2、常所说的皮下结缔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脂肪。浅筋膜中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2)深筋膜 为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覆盖于肌的表面并深入各肌之间,分别包裹各肌、大血管和神经干,形成鞘状结构。在四肢的深筋膜较发达,还可伸入肌群之间,并附于骨膜,构成肌间隔。肌的辅助装置肌的辅助装置v筋膜 浅筋膜 深筋膜 v滑膜囊 v腱鞘肌肉细胞的收缩 一、头肌: 分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一)、面肌:围绕面部裂孔环绕和放射状排列。有颅顶肌,眼轮匝肌,口周围肌,鼻肌。 (二)、咀嚼肌: 1、咬肌:起自颧弓下缘和内面,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外面。 2、颞肌: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3、翼内肌
3、:起自翼窝,止于下颌角内面。 4、翼外肌:起自蝶骨大翼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二、颈肌:分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二、颈肌:分颈浅肌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深肌群群和颈深肌群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为颈部 强有力的肌,此肌可作为颈部肌性的表面标志。它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胸骨端肌束斜向上,止于颞骨乳突。v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胸锁乳突胸锁乳突肌肌 1、轮匝肌、咬肌和颞肌 2、胸锁乳突肌 要求了解肌形、分布及特征;想一想起什么作用? 1、背肌 位于躯干后面,分浅、深两群。浅群肌有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夹肌。深层肌有竖脊肌。 (1)斜方肌 位于项部和
4、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形的阔肌,两侧相全为斜方形。 (2)背阔肌 为三角形阔肌, 居背部下方。以腱膜 起于下6个胸椎棘突 和全部腰椎棘突及髂 嵴,止于肱骨小结节 下方的骨嵴。 (3)竖脊肌(骶棘肌) 位于以上两肌的深部。它是背肌中最 长、最粗的肌,纵列 于脊柱两侧。起自骶骨 背面和髂嵴后部。向上 分出很多肌齿,沿途止 于椎骨和肋骨,并到达 颞骨乳突。此肌为强有 力的伸肌,对保持人体 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 (1)胸大肌 位于胸前部浅层,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肌束向外上集合移行为扁腱,止 于肱骨大结节下方的骨嵴。 (2)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起于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喙突。 (
5、3)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 隙的浅层,起自各肋骨下缘, 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 骨的上缘。 (4)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 肌的深面,肌纤维连接相邻两肋骨,肌束方向与肋间外 肌相反。 膈位于胸廓下口,分隔胸腔与腹腔,为呈圆顶形宽薄的阔肌。膈向上膨隆呈穹隆状,周围为肌性,中央为腱性,称中心腱。膈上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及腔静脉孔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约平对12胸椎,食管裂孔平对10胸椎,腔静脉裂孔平8胸椎.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及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位置 作用 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1 1)腹外斜肌)腹外斜肌 位于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最浅
6、层,腹前外侧部的最浅层,为一阔肌,为一阔肌, 起于下起于下8 8肋。止于髂嵴、肋。止于髂嵴、耻骨梳,并形成腹白耻骨梳,并形成腹白线、腹股沟韧带、腔线、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腹股沟浅环。隙韧带、腹股沟浅环。 (2 2)腹内斜肌)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髂峭和腹股沟韧带。自髂峭和腹股沟韧带。 (3 3)腹横肌)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位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位肋骨、髂嵴及腹肌沟韧带。肋骨、髂嵴及腹肌沟韧带。 (4 4)腹直肌)腹直肌 位于腹正中线的两侧,为腹直肌鞘位于腹正中线的两侧,为腹直肌鞘包裹。起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第包裹。起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