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4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old

上传者:9****8 2022-07-19 22:15:59上传 PPT文件 2.60MB
第4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old_第1页 第4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old_第2页 第4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old_第3页

《第4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ol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输电线路纵联保护-old(5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 of 50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2 of 504.1 输电线纵联保护概述3 of 50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 无法实现全线速动QF1 段保护区QF2 段保护区两侧I段保护公共区60%-70%ZZQF1QF24 of 502.反应两侧电量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QF1QF2QF3QF4ABCk+- -利用通信通道将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区内还是区外。理论上具有绝对的选择性5 of 506 of 503.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方式 (1)辅助导引线-导引线纵联保护(2)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 载波频率为:50400kHZ(3)微波通讯-微波保护 频率为: 3

2、0030000MHz(4)光纤通讯-光纤保护 7 of 504.纵联保护动作原理 (1)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两侧继电器仅反应本侧电气量,利用通道将继电器对故障方向判别结果传送到对侧,各侧保护根据两侧继电器的动作通过逻辑判断区分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传送逻辑信号;分为方向纵联保护和距离纵联保护。8 of 504.纵联保护动作原理 (2)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利用通道将本侧电流的波形或代表电流相位的信号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根据对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结果区分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在每侧直接比较两侧的电气量;要求两侧信息同步采集。9 of 50I 举例: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M1IN1IM2IN2I正常运行或区

3、外故障: ,IIN1M1N2M2II0IIIN2M2r 不动作 rI10 of 50I 举例: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M1IN1IM2IN2I区内故障: 动作 rILHkLHN1M1N2M2rnInIIIII/ )( dzI11 of 504.2 输电线路高频保护12 of 501.构成:由继电保护、高频收发信机和高频通道组成。电气量电气量 继电继电保护保护发信机发信机收信机收信机收信机收信机发信机发信机继电继电保护保护电气量电气量 通道通道 13 of 502.分类 方向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 相差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14 of 503.高频通道的构成 高频收发信机接

4、入输电线路的方式有:“相-相”制n连接在两相导线之间“相-地”制n连接在输电线一相导线和大地之间15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16 of 50“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123456782346758继电保护继电保护 由一电感线圈与可变电容器并联组成的谐振回路。其谐振频率为载波频率。 对载波电流:Z1000-将高频电流限制在被保护线路以内。 对工频电流:Z0.04-工频电流可畅流无阻。fZ1f17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18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

5、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19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20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21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22 of 50123456782346758“相-地”制高频通道示意图继电保护继电保护23 of 504.高频通道工作方式长时发信方式正常有高频电流方式短时发信方式正常无高频电流方式移频方式24 of 50 长时发信方式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收、发信机一直处于发信和收信工作状态,高频通道中始终有高频电流通

6、过。信号长时发信方式25 of 50 短时发信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收、发信机一直处于不工作状态,高频通道中没有高频电流通过。只有在系统中发生故障时,发信机才由起动元件起动,高频通道中才有高频电流通过。信号短时发信方式26 of 50 移频方式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发信机长期发送一个频率为 f1 的高频信号,其作用是闭锁保护和对通道进行连续检查。在被保护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控制发信机移频,改为发送频率为 f2 的高频信号。信号移频发信方式1f2f1f27 of 505.高频信号的应用 按作用可分为跳闸信号、允许信号和闭锁信号(1)跳闸信号收到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充分条件。跳闸(或)28 of 50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218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